近年来我国煤化工项目遍地开花,导致产能过剩,开工率不断下滑。4月14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中国煤化工产业战略研讨会上,业内专家指出,这一结果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煤化工企业在上马新项目时不注重前期调研,而是盲目跟风,以致低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以传统煤化工代表性产品甲醇为例。在经历了连续6年的高增长之后,甲醇行业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2009年,我国1/3的甲醇企业完全停产,1/2的企业开工率不足50%。现代煤化工的状况也很相似。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申报的煤制油项目总规模已超过4000万吨,煤制烯烃总产能达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250亿立方米,总投资已经超过1万亿元。煤化工领域投资过热状况可见一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文善告诉CCIN记者,与国外大企业上马新项目前先斥资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所不同,许多国内企业在争先恐后的投资过程中不重视项目立项前的前期调研,对于原料价格、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周边环境、市场状况、管理水平等缺乏深入了解。许多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形式上较为规范,但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各家做的基本一样,在深度分析和针对性调研方面做得明显不够,为将来的危害埋下了伏笔。
王文善说,当下,许多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是多上项目推动GDP增长,至于项目的实际效益如何则缺乏有力的考核。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有的地方官员催着企业尽快上马新项目,使企业没有足够时间深入调研。
与会专家表示,煤化工企业应该安排充分的时间摸清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稳定性,重视原料与水来源的可靠性与长期性,洞悉原料的品质优劣和价格走势,调研当地和周边市场的容量与趋势,关注产品的储存和运输问题,并准确地核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日后吞食自酿的苦果。
本次会议由全国煤化工信息站等单位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