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再引关注
2010-3-18 来源:网络
关键词: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总面积280亩,地处灵秀温婉的汉水南岸,距武汉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是武汉滨江地产的绝版。自2006年3月,该地块由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后,迄今已整整荒芜了4年。直到日前,该地才被“退还”给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但令人称奇的是,开发商并未因“囤地”而遭政府处罚。相反,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还向开发商赔偿了1.2亿元。据记者了解,出现这戏剧性一幕的根源,是废弃危化品污染。
早在2007年2月,三江地产在进行桩基作业时,有工人陆续出现头晕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直至最后中毒工人症状明显加重,施工方才意识到“此地有毒”。情况被迅速上报,相关部门通过现场勘察后确认,该地块已被农药化学物质污染,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经检测,该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等现已遭禁用的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等化学成分,其最大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强,深埋地下多年也很难降解。如此“毒地”,显然不能再进行住宅项目开发,三江地产只能退地。
消息一经披露,在武汉市引起轩然大波。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在此生产长达数十年,2003年农药厂完成改制后搬离。上世纪该厂的农药残渣等有害化学残留物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就地排放掩埋,离地面只有五六米。而要真正治理好这一地块,至少需花费5亿元的资金。有业界人士评论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的重大失误在于,当初收储该地时未作环评和勘测。直至开发商施工中毒后,才最终引发了这起全国最大的“毒地”被退事件。而据记者了解,这起事件仅仅是近年来湖北省废弃危化品污染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2009年湖北省两会期间,该省农业厅在向省政府提交的《关于废弃农药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报告》中称“废弃农药管理形势十分严峻”。截至去年底,该省已有55个市、县初步清查出近30年以来累积的废弃农药约1510吨,其中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约450吨,目前仍散存于各地废旧仓库中,数量大,分布广,储存时间长,废弃农药多数已达10年以上,包装破损严重,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据记者了解,对于废弃危化品的处置,国家早已有明文规定,如2002年1月颁布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在2004年颁布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附则中还专门释义“处置”,是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将危险废物焚烧、煅烧、熔融、烧结、裂解、中和、消毒、蒸馏、萃取、沉淀、过滤、拆解以及用其他改变危险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危险废物数量、缩小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保规定要求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活动。2004年12月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更是对危险废弃物处置作出特别规定。既然有具体的管理法规,为什么废弃危化品污染事故还是屡禁不止呢?记者调查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不少危化品企业出于效益和成本的考虑,对废弃危化品采取低成本处理办法,没有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置。一些中小危化品企业因转产重组期间疏于管理,造成生产设备和化学危险废品外流。而一些收购站为了赚钱,置国家法规于不顾,大肆进行违规交易。记者在武汉数家废品回收站、废品交易市场看到,一些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单位,只要有废铁,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都敢收。有些废品收购站还有处理危险化学废品的“秘招”。武汉洪山区左岭镇的一家废品回收站的店老板说,他处理氯气瓶的方法是先将钢瓶钻个小孔,再将水注进去,稀释掉氯气,再将阀门打开就行了。
二是管理混乱。一些从事废品经营的老板向记者反映,到现在他们也搞不清,对危险化学废品的报废、回收和使用,是归环保部门管,还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管,还是其他的部门管。有时候多个部门都找上门来,有时候又找谁谁都不管。“三不管”造成危险化学废品监管上的缺位,致使废弃的危化品处于失控状态。按照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化品安全监管涉及经贸、公安、工商、质检、环保、安全、交通、监察等多个部门。因此,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形成部门之间良性互动、信息共享,是确保监管有效的根本保障。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