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溴双酚A(TBBPA)前途堪忧必须寻新出路
2010-3-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四溴双酚A 环氧树脂 阻燃剂
    四溴双酚A(TBBPA)前途堪忧、下游产品开发急需跟进。四溴双酚A(TBBPA)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品种,被广泛用作反应型阻燃剂制造溴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含溴聚碳酸酯;其作为中间体可合成高分子量和高性能的溴系阻燃剂,也可作为添加型阻燃剂用于ABS和HIPS树脂中,用来制备电子电气产品的外壳。国际风险评估引发国内产业畸形发展,作为溴系阻燃剂的代表性产品,欧盟曾就四溴双酚A(TBBPA)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长达8年的风险评估,其中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于2005年3月完成,结果并未发现四溴双酚A(TBBPA)对人类健康存在风险。环境部分的评估于2007年6月结束,结果发现如果含有四溴双酚A(TBBPA)的沉积物混入农业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不过由于欧洲四溴双酚A(TBBPA)用户工厂的沉积物,通常被运往焚化炉焚烧或在监控下进行填埋,因此对土壤的环境风险很小。此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反应型四溴双酚A(TBBPA),在其他情况下存在风险,以及添加型四溴双酚A(TBBPA)在水和沉积物方面存在风险。目前欧盟正在制订针对这些风险的削减策略(RRS)。
    欧美环保组织对四溴双酚A(TBBPA)的非议,曾引起当地市场需求迅速下滑,国际生产厂商纷纷降低装置开工率。随后另一类主要的阻燃剂——十溴二苯醚的应用多次引发争议,国际大型电器生产商如索尼、佳能、松下等已明确表示不再使用该类阻燃剂,使得四溴双酚A(TBBPA)、八溴醚,及溴化环氧树脂等其他阻燃剂的市场需求递增。因此在欧盟相继公布了四溴双酚A(TBBPA),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的评估结果,且并未作出任何限用约束后,四溴双酚A(TBBPA)市场价格强烈反弹,2005年初至2008年上涨了1.5倍,大量订单涌入中国。在此期间我国众多规模不一的,四溴双酚A(TBBPA)工厂纷纷上马、产能急剧扩张,特别在山东和天津等地建设热潮高涨。目前国内主要四溴双酚A(TBBPA)生产和供应商,有山东默锐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年)和山东潍坊兄弟化工有限公司(2万吨/年)等。此外,建滔化工(外资企业)产能达1.2万吨/年,但该公司的产品全部用于自身下游产品生产,没有商品流入市场。虽然国内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高,但与世界先进产品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随着国际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逐步缓解,部分不具规模的四溴双酚A(TBBPA)工厂不得不相继关闭,而那些生产能力过大的企业也将寻求下游产品的开发。
    业内专家对近年国内四溴双酚A(TBBPA)产业的畸形发展充满忧虑。四溴双酚A(TBBPA)限用箭在弦上控制增长宜未雨绸缪。今年1月13日,挪威污染控制局(SFT)发表了溴系阻燃剂行动计划的最新版本,该计划最早在2002年发布,旨在实现2010年溴系阻燃剂排放大幅减少,到2020年彻底消除溴系阻燃剂的排放,其中溴系阻燃剂主要是指五溴、八溴和十溴二苯醚(BDE),六溴环十二烷(HBCD/HBCDD)和四溴双酚A(TBBPA)等5种产品。该计划中所述2020年彻底消除溴系阻燃剂的排放,基本确定了上述5种溴系阻燃剂的禁用。修订后的行动计划确定了今后几年的研究重点,包括做更多的工作,来收集关于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绝热材料中溴化阻燃剂的使用信息。迄今为止,决策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溴化阻燃剂在电器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中的使用。据悉,国际环保组织也欲将四溴双酚A(TBBPA)列入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单,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2009年11月POPs公约新增了9类化学物质名单,其中六溴联苯、六溴联苯醚和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等阻燃剂位列其中),但被列入清单的可能性较大。
    列入POPs名单意味着缔约国应按照时间表,逐步淘汰和削减该类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发展中国家可根据产业情况延长5~10年控制减排。未来10~15年内,我国四溴双酚A(TBBPA)的减排压力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应该充分预见到,随着欧盟乃至全世界,对四溴双酚A(TBBPA)限用进程的逐步推进,拥有巨大阻燃剂市场的我国,将是世界主要TBBPA生产商的主销地或转产地。目前我国拟在建四溴双酚A(TBBPA)项目计划不断涌现,天津2家企业仍在建设大型装置,其中1家是港资企业。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四溴双酚A(TBBPA)产业,必将面临趋于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四溴双酚A(TBBPA)阻燃剂总量增长,已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全球禁用此类产品已成趋势,因此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当前对于整个行业显得十分紧迫,特别是加大较具发展前景的下游产品八溴醚,和溴化环氧树脂等阻燃剂研发进程,做到未雨绸缪,是应对未来削减计划的必要举措。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