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业“化危为机”亮点频现
2010-2-23 来源:中国化工网
关键词:原油 炼油 成品油 天然气
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面显现并波及实体经济的一年,也是世界经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不同程度进展的一年。中国石油石化业凭借一年来的出色表现成为当年全球的亮点和热点。2009年以来中国石油石化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原油净进口量近2亿吨,对外依存度破50%警戒线2009年我国石油需求经历了一个走出低谷逐步回升的过程。上半年石油需求在2月份探底后逐渐回升。6月份开始同比增幅由负转正,下半年以来市场状况大为改观,多种油品表观消费量变为正增长且增幅较大,甚至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4.05亿吨,同比增长3.7%左右,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全年国内自产原油1.89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原油进口量继续增长,达到2.04亿吨,当年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99亿吨,逼近2亿吨大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原油进口量居第二位的国家,原油对外依存度51.3%。我国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仅用了16个年头就突破了原油对外依存度50%的国际警戒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炼油工业逆势上扬,乙烯产能产量双双突破千万吨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共建成广东惠州、福建、独山子、天津等大型炼油装置,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500万吨/年,炼油能力增至4.83亿吨/年,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炼油国。全年原油加工量约3.72亿吨,同比增长9.07%;成品油产量约2.27亿吨,同比增长9.1%。2009年我国共建成福建、独山子、天津、沈阳4套乙烯装置,新增产能273万吨/年,年底全国乙烯产能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269.9万吨/年。我国乙烯产量上半年同比下降并触底,下半年同比回升,到年底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全年乙烯产量约1048万吨。
——成品油供应由偏紧转充裕,不同油品需求有所分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成品油市场由供需偏紧转为供应充裕。2009年前10个月国内成品油产量1.87亿吨,而表观消费量只有1.82亿吨,产量超过消费量约500万吨。估计全年国内成品油产量超过消费量约500多万吨,市场总体处于供略大于求的状态。2009年国内各主要成品油的需求情况首次出现了各异的表现。由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年猛增四成以上,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达6700多万吨,同比增长约5.6%。但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导致柴油需求在前8个月累计增速始终为负,9月份才转为正,全年柴油表观消费量1.39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由于柴油需求增长明显慢于汽油,使2009年消费柴汽比有所下降,为2.07,低于近几年2.2的平均水平。
——天然气消费增长较快,局部出现“气荒”现象2009年虽然能源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全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可达890多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同时,天然气消费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转变,城市天然气和发电用气所占比重继续增长,工业用气比重继续下降。2009年11月以来,我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天然气需求大幅攀升,部分地区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气荒”现象。“气荒”的出现,反映出我国天然气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中,相关的管理体制、价格机制、供应侧与需求侧的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准备等均尚未完善,亟待改进提高。
此外,2009年国内原油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当年原油产量大致与上年持平,海上石油产量继续增长;以延长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超过胜利油田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田为标志,西部油气接续取得重大突破;以中石化东部地区原油输送实现管网化、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建成投产等为标志,油气管道建设突飞猛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三大陆上油气进口通道建设捷报频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和企业商业石油储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海外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出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完善国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