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政策法规 >> 正文
印对华糖精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10-12-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乙醇  丙酮 糖精 反倾销

  2010年12月8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9251100。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09年4月1日~2010年6月30日,损害调查期包括2006年4月~2007年3月、2007年4月~2008年3月、2008年4月~2009年3月和倾销调查期(2009年4月1日~2010年6月30日)。
  2005年7月,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7年1月,印度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

    学名: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基本介绍: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28.8~229.7℃,密度0.828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它的钠盐称做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约为蔗糖的300~500倍。少量无毒,但无营养价值。
    糖精(Saccharin / Saccharin sodium)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难溶於水,而其钠盐易溶于水,对热安定,其甜度为蔗糖之300~500 倍,不含卡路里[1],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急性毒性 LD50 (rabbit) 为 5000~8000mg/Kg BW (口服 );每日摄取安全容许量 (ADI)为 0~2.5mg/Kg BW/day。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   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