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州市消委会:塑料食品容器比较试验报告
2010-1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塑料食品容器产品大部分都标称可以用来盛装热食、热饮,甚至可用于微波炉加热,并且由于其耐用不易破碎、使用方便等特性,已被众多家庭、学生、上班族广泛选择使用。为了履行《消法》赋予的职能,了解市场上塑料食品容器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选购,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对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塑料食品容器产品开展了比较试验,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结果仅对样品负责。
    一、比较试验概况
    本次比较试验是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广州市场上购买了34批次塑料食品容器样品,并委托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依据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4942-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及JY/T001-199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通则》、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等,针对材质鉴定、蒸发残渣(4%乙酸)、蒸发残渣(65%乙醇)、蒸发残渣(正已烷)、蒸发残渣(水)、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酚、脱色试验等共9个项目进行检测。
    二、比较试验结果及分析
    (一)比较试验结果

    本次比较试验的34批次样品,是以聚乙烯(以下简称PE)、聚丙烯(以下简称PP)、聚苯乙烯(以下简称PS)、聚碳酸酯(以下简称PC)为主要材质,通过不同的成型工艺加工生产所得到的用于盛装食品的产品,其中包括PE材质的食品保鲜袋8批次、PP材质的保鲜盒、微波盒及水杯共13批次、PS材质的水杯4批次和PC材质的太空杯9批次。
    经检验,本次比较试验的34批次样品所检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符合率为100%,样品的符合率统计如下:

序号 样品类别 比较试验批次 符合批次 符合率(%)
1 聚乙烯(PE) 8 8 100
2 聚丙烯(PP) 13 13 100
3 聚苯乙烯(PS) 4 4 100
4 聚碳酸酯(PC) 9 9 100

   (二)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塑料食品容器的质量安全状况较令人满意。这表明大多数塑料食品容器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能从原料、生产卫生环境、塑料加工助剂管理、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环节进行较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使塑料食品容器的质量安全有了较好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塑料食品容器的材质类别较多,由于容器的材质不同,使用范围也会有所区别。塑料食品容器的杯底或者产品包装上通常会附有标识不同的数字和符号,通常塑料容器底部会标注带箭头的三角形符号,这是可回收循环利用的标识。在三角形里,1~7几个数字则代表采用的材质,包括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3-PVC(聚氯乙烯)、4-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丙烯)、6-PS(聚苯乙烯)、7-PC及其他类。这些标识具有专业性,对于消费者来讲比较陌生,因此建议商家今后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把好质量关,而且应更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去进一步完善商品标识,如可通过简化专业术语的表达、针对不同材质进行文字解释,还有标明注意事项等,从而方便消费者购买到更合适的产品。
    三、消费建议
    广州市消委会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塑料食品容器时多看标识,再根据不同材质选购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1.PE材质的食品保鲜膜耐热性差,勿与食物同时加热。此次针对聚乙烯(PE)样品分类中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样品进行了试验,该类样品以食用保鲜膜产品为主,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前先要取下保鲜膜。
    2.PP材质是食品包装的主要材料之一,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所以该材质的微波炉餐盒一般可耐130℃高温,但透明度差,小心清洁可重复使用。
    3.PS材质的产品耐热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该材质以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和口杯为主,如温度过高会释出化学物。如果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还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聚苯乙烯。因此,日常生活中,建议消费者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4.PC材质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使用时勿加热,勿在阳光下直射。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释放速度也愈快,因此,勿用PC水瓶盛热水或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苏打粉加温水清洗,在室温下自然风干。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