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近五十年来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中重要的一个产业,其具备的轻质高强、多功能等各类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践证明,它是一个极具市场生命力的轻型结构材料、电绝缘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环保过滤材料、化工防腐材料、通讯工程材料及特殊要求的可改性材料。随着低碳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对这种材料需求将由数量的增加到性能的提升。
玻璃纤维经过编织工序或打棉、针刺,可以作为独立的工业技术织物;玻璃纤维经过表面处理与塑料复合为玻纤增强热塑性工程材料;玻璃纤维与热固性树脂(环氧、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为玻纤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也就是目前俗称的玻璃钢复合材料。
八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改革开放,玻纤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主体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①玻璃纤维的制造由坩埚法转移到国际先进的池窑法,全国玻纤产量达到了200多万吨,一半以上出口。高档的细纤维进入电子工业、膜工业和滤业等领域。②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达到153万吨,主要用于制造三大材料:玻璃钢,人造石、工艺品、钮扣等浇铸品,高档涂料。三大类产品的15%出口。③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PA(尼龙)等产量达15万吨左右,按30%玻纤增强,全国产量达到60多万吨,且走势强劲。
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织物、玻璃钢复合材料、聚合物浇铸材料、电子工程材料、玻纤增强热塑性工程塑料等五大板块,随国民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见表)
表一:国内玻纤、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分类产量及江苏排名
| 五大板块 | 全国产量 (万吨) | 主要集中产区 | 江苏产量 (万吨) | 排名 | |
| 玻璃纤维 | 200 | 浙江、四川、山东、河北、江苏、广东、重庆、江西 | 8 | 7 | |
| 不饱和聚酯树脂 | 153 | 江苏、广东、山东、天津、上海、浙江、河北、福建 | 63 | 1 | |
| 1 | 玻纤工业技术织物 | 10 | 江苏、山东、浙江、四川、陕西 | 3 | 1 | 
| 2 | 玻璃钢复合材料 | 1 | 江苏、河北、山东、广东、浙江、河南 | 50 | 1 | 
| 3 | 聚合物浇铸材料 | 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北 | 4 | ||
| 4 | 电子工程材料 | 50 | 广东、江苏、四川、上海、重庆 | 20 | 1 | 
| 5 | 增强热塑性工程材料 | 60 | 浙江、广东 、江苏、北京 | 4 | |
| 玻纤增强氯氧镁水泥无机材料 | 河北、辽宁、浙江、广东 | 江苏为研发基地 | |||
| GRC | 河南、广东 | 江苏为研发基地 | 
·聚合物浇铸材料标志产品人造石、工艺品、钮扣等,其成分为功能填料和树脂,使用树脂用量视产品不同而定,机制型人造石材树脂含量在10%左右
·江苏电子布材料主要集中在昆山台资工业区。国内电子布产量主要是台资企业向大陆的转移。
江苏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江苏已成为全国玻璃纤维深加工基地,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研发制造基地,电子布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玻璃钢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玻纤增强无机胶凝材料研发基地及玻纤深加工、树脂制造、玻璃钢成型等装备开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