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中国成立60年聚氯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2009-9-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聚氯乙烯 乙烯氧
    解放初期,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的研究和生产一片空白。1954年,出于国家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当时的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始聚氯乙烯树脂的初步研究。1958年锦西化工厂建成了第一套年产3000吨规模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
    当时由于历史原因,装置生产条件十分简陋恶劣,生产过程全部采用手工操作,现场工人几乎没有多少安全卫生保护措施。而且初期生产很不正常,产品品质也很低劣,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但这些装置的建成投产,为我国聚氯乙烯产业的后来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也培养了大量人才。紧接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又建成4套年产6000吨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上世纪60年代,各省市又陆续新建了许多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
    当时的聚氯乙烯生产都采用电石法制氯乙烯生产工艺。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开始建设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生产装置。1976年10月,当时的北京化工二厂引进的年产8万吨由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1979年,我国从日本的三井东压公司和信越公司引进了两套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年产20万吨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及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
    前一套装置在山东齐鲁地区建设,于1986年建成投产。而后一套装置原规划在江苏南京建设,因国内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资金比较紧张,未能如期建设。1986年,经当时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改建于上海吴泾地区,配套上海3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建设,并于1990年顺利投产。该项目的投产使我国聚氯乙烯树脂总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
    在这两套装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我国刚改革开放不久,国内许多习惯和标准与国际通行惯例相差很大,中外方就工程问题常常是为了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家的总目标一致,就是共同把工程建设好。
    最后,在一次成功开车之后,中日双方共举庆功酒杯,相抱喜极而泣。中国的许多工程建设者也从这次建设过程中真正懂得了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
    值得一提的是,信越公司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技术,特别是聚合工艺技术和聚氯乙烯浆料汽提回收单体技术对我国当时的聚氯乙烯生产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和管理水平,特别是产品质量实现了飞跃。随着信越聚合配方和生产技术在全国各大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推广,改变了我国以前只能生产低质量紧密型聚氯乙烯树脂的历史,而开始普遍生产高质量的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同时,这两套装置的建设为以后的聚氯乙烯行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了解国际动态、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技术工作者和管理者。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