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行业动态 >> 正文
峰尾事件已了 福建石化面临环境大考
2009-9-18 来源:时代周报
关键词:乙烯 复合生物酶净化剂 

    2009年8月,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泉州泉港,一个成长中的石化工业巨人,此刻正面临着居住条件恶化,环保问题日渐突出的烦恼。
    臭味已经逐渐消退,但喧嚣仍在继续。9月16日上午,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仍有十来个满腔愤怒的群众在泉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外聚集。“8·31”事件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这里的海边仍充满着骚动。
    离污水厂百米开外一辆被砸得变形的汽车显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在厂门前,日夜聚集于此的老人们苍苍的白发分外引人注目。
    污水厂门口的墙上还贴着几张“保证书”,里面的内容显示:有人因为偷排污水而被村民发现;有人由于“误伤一名女群众”而做了检讨。“氧气不足,还我们天然空气”,村民们把这几个猩红的大字写在墙上,并决定为之抗争。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要么是政府把我们这些村民迁走,要么是把这个害人的污水处理厂搬走。”艳阳高照,一位皮肤黝黑的村民大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可是现在已经过了整整28天了,泉港区政府在拖,没有任何承诺。”
    泉港,一个被誉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海港城市,是福建泉州湄洲湾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以石化产业为支撑。经过将近20多年的建设,这个成长中的石化工业巨人,此刻正面临着居住条件恶化,环保问题日渐突出的烦恼。

    选址之争

    轩然大波起于8月16日,其时横扫了台湾的“莫拉克”台风警报已经解除,泉州市泉港区各在建项目已经纷纷复工。这天,恶臭随着阵阵海风从泉港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散出,并且笼罩峰尾镇,不断有人发生头痛、腹泻和呕吐等病症,已有多位老人小孩感到身体不适乃至住院。
    事后通过官方发布的信息得知,今年8月初才开始调试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因故障而产生臭味;而同样位于该区域的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的深海排水管道出现破裂,“两起事件一同影响了当地的近海养殖”。
    1997年2月,福建省政府批复了《肖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峰尾海域在《福建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为四类功能区,主要作为港口、航运和排污海域,石狗尾就成了泉港区唯一的一个排污点。按照计划,污水经过处理后,经2.9公里长、直径1.5米的深海排放管道进行深海排放,“不会对该海域近海养殖和近海水质造成影响”。
    “厂址靠近峰尾石狗尾排污口,有利于处理后污水排放,符合湄洲湾海洋环境特性和潮汐作用规律,可使排放的污水迅速扩散运动,进入深海进一步得到自净,将对海域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8·31”事件发生后,泉港区政府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如是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首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