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团购房”事件说明了什么?
2009-9-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中石化 添加吊灯 团购
中石化总部大楼装修花掉2.4亿元及“天价吊灯”风波尚未平息,最近,社会舆论纷纷披露中石油以近三折的低价“团购”朝阳区太阳星城8栋住宅楼以及向开发商划拨柴油、提供6亿元低息委托贷款换低价房事件,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今年3月,中石油以每平方米9476元的价格团购了市均价每平方米2.3万元的1480套住房,被舆论质疑何以会拿到如此低的价格﹖ 中石油与开发商冠城大通究竟有怎样的幕后交易?中石油8月29日发表书面声明称“20亿元房款全由员工个人支付,公司没有给员工任何补贴。”但据报载:“2008年春天珠三角地区柴油荒时,中石油向冠城大通划拨了一批柴油;2008年冠城大通通过控股子公司冠城正业与负责中石油购房的下属北京华油服务总公司签署了6亿元委托贷款,年息低至不足3%,远低于同期市场利率。”无论是划拨柴油还是6亿元低息委托贷款的曲线补贴购房方式,性质比直接出钱补贴购房更为严重,属有意违规行为,至于团购房背后的交易是否涉腐还尚需关注。
中石油作为超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被披露用国有资产为公司少数人谋利,却迟迟拿不出令公众信服的事实和证据来,何等尴尬!在公司被舆论口诛笔伐,形象受损、声誉不佳之时,中石油董事会难道应无动于衷、继续保持沉默吗?1480套房子的名单上是否有你们的名字?独立董事们,众目之下,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尤其希望耳闻目睹到你们维护独立、公正的声音和行为。至今,中石油公司治理层对媒体披露出给开发商划拨柴油和提供6亿元低息委托贷款事项尚未回应,公众作为国有资产的主人如果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国资委或审计部门是否应进行调查、审计,将真相及处理结果予以公告?
中石油系统160万员工等待总公司说清团购房事情的来龙去脉,期盼着能有一个公平、和谐、心有归属的企业环境。看来,中石油高层应认真反思一下特权观念,且不论垄断经营特权对市场竞争不公招致的非议;中石油起码应公平对待自己员工,像团购房这样的好事只为一定级别之上的少数人享有,难免成为众矢之的。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低级错误,有悖公司治理以“全体员工为本”的原则,而透过中石油“团购房”事件,恰恰反映出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的迷失。一个企业无论规模有多大,都不能没有灵魂,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道”,当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垄断性国企自然处于社会360度的监督之下。
国资委表示将“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毋庸置疑,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央企与社会舆论的沟通确有必要,但新闻发布的前提要客观、公正。众所周知,中石油“团购房”事件,并非新闻发言人制度缺失所致,而是中石油对社会公众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诚信,公众需要知道的是真相,绕弯子和能言善辩,只会加剧公众的不满,无助问题的解决。国资委作为国资管理部门如何对待和解决中石油“团购房”问题,同样被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比如是否护短或充当灭火队角色?但关注的视野并非局限于此,而是聚焦于国资委如何通过剖析这一案例,拿出切实转变国企经营理念、打破垄断特权、使国企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学会游泳以及改进和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的具体思路和对策。而如何有效根治国企在经济转型中依然存在的旧体制弊端,使其在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消除负面影响,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则是社会舆论对国资委行使国家出资人代表角色的关注焦点。
作为一个国际公众公司,形象与声誉比什么都重要,理应格外珍惜、取信于民。中石油团购房事件牵动了本系统和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特别在时下房价高企,老百姓大多买不起房的困境下,中石油以变通补贴手段团购低价房,对本系统员工和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以及购买太阳城小区的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冲击及社会不良影响,有关方面应予以足够重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