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复合材料原材料工业取得长足进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2009-7-9 来源:中国复合材料在线
关键词:原材料工业 世界先进
    波音新一代客机787大量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机身重量减轻、耗油量减少,整体机身的强度却得到加强。全球首架波音787飞机方向舵是在中国一航成飞公司厂房内完成生产的,该方向舵是近年来中国承接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复合材料部件之一,长约10.7米,宽3米。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某次安防展上,一件神奇的避火服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火场温度达到800℃的环境下,消防员穿着避火服进入30分钟后,其外表面温度升高不超过15℃。该服装可防1100℃的辐射高温,能保护消防员在短时间内穿越火焰区、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作业。
    据介绍,这件消防服表面主要采用了绝热玻璃纤维、铝化玻璃纤维和无铝化玻璃纤维。这种复合材料制成的服装以前一直依赖进口,而近年来,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步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吸收中创新
    何为复合材料?“它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人士说。
    业内专家介绍,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其特点是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
    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使用温度可达1500℃,比超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1100℃)高得多。“对复合材料来说,1100度根本不算什么,碳纤维增强碳、石墨纤维增强碳或石墨纤维增强石墨,构成耐烧蚀材料,已用于航天器、火箭导弹和原子能反应堆中。”一位业内人士说。
    由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和前机身、卫星天线及其支撑结构、太阳能电池翼和外壳、大型运载火箭的壳体、发动机壳体、航天飞机结构件等。从全球范围看,汽车工业还是复合材料最大的用户。另外,复合材料在化工、纺织、医学和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新兴的能源产业,风能产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材料,应用在转子叶片、机舱罩和整流罩的制造。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技发展与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鸿汉介绍说,采用复合材料叶片主要有以下优点:轻质高强、刚度好;复合材料缺口敏感性低,内阻尼大,抗震性能好,疲劳强度高。“风力机安装在户外,近年来又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要受到酸、碱、水汽等各种气候环境的影响,复合材料叶片可满足使用要求;复合材料叶片除了每隔若干年在叶片表面进行涂漆等工作外,一般不需要大的维修。”
    巨大的市场需求,让中国复合材料获得了空前发展。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复合材料产量约为820万吨,其中中国占16%。2007年中国内地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产量160万吨,其中115.5万吨用于玻璃钢(FRP)工业;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产量135万吨,其中68.8万吨用于玻璃钢领域、占51%;乙烯基树脂产量12640吨,胶衣树脂产量15870吨。
    据了解,国内部分企业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了自主创新:在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制品生产技术上,我国可连续生产5.7微米的连续玄武岩纤维,已居世界前列。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在浙江横店建成了年产能2000吨的高端玄武岩纤维生产厂(迄今全世界玄武岩连续纤维产量不足4000吨),该生产线采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电熔炉生产技术,已经于2008年12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新增的产业化投资计划。此外,该公司还为加拿大提供了汽车制造用SMC无捻粗纱。
    我国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已综合多项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建立了世界上迄今最大的年产能10万吨的玻纤池窑,采用了纯氧助燃技术,通道纯氧助燃为国际首创。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在其生产线上采用电脑控制,实现生产全线物流自动化,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雯雯)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