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政策法规 >> 正文
政府为尼龙行业保驾护航
2009-7-6 来源:慧聪塑料网
关键词:尼龙 反倾销

   近日从中平能化集团获悉,历时9个月的中平能化集团等多家企业提请商务部就聚酰胺-6,6(以下俗称尼龙66)切片实施反倾销调查,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6月2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裁定原产于美国等地的进口尼龙66切片存在倾销,决定采用征收保证金形式实施反倾销措施。    

  据了解,国外尼龙切片66切片低价进口始于2006年初,大批原产于美国等地的尼龙66切片以很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国内几家主要企业效益急转直下,国产尼龙66切片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30%。2008年9月,中平能化集团工程塑料公司作为主诉方,联合江苏、福建的3家公司向商务部提起了反倾销申诉,要求对进口尼龙66切片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于当年11月14日发布立案公告。经过历时9个月的不懈努力,商务部对进口尼龙66切片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终于取得实质性成果。9月2日,CCIN记者采访中平能化集团时,董事长陈建生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应该学会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权益。这对于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公平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着10年发展历史的中平能化集团工程塑料公司以10.3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尼龙66切片生产基地。    

  反倾销案的立案调查和裁定,为中平能化尼龙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涉案生产商倾销行为已有所收敛,中平能化集团工程塑料公司生产经营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停产近半年的间歇聚合装置陆续开启,连续聚合5条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行,产销量月月创新高。    

  河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和我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倾销的损害。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必须学会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政府也将加强对企业、产业的培训和引导,并于企业、产业紧密配合,促进国内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真真)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