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德国化工巨擎巴斯夫的一位高级官员2月5日说,尽管全球经济衰退和石化工业周期性下降,但巴斯夫在亚洲的工程塑料业务相对说没有遭受损害。
巴斯夫负责亚太地区工程塑料业务的副总裁说:“汽车行业是工程塑料的主要消费部门,尽管这方面的需求下降,但亚洲或世界其它地方没有取消定货。”
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工程塑料都是有针对性的客户定制产品,它们对市场波动不如大宗商品塑料敏感。
这位副总裁说,在以后几年里,亚洲仍是巴斯夫工程塑料业务的重要市场。
他还说:“从销售额看,亚洲位居第三,仅次于欧洲和北美,但目前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这位副总裁说:“虽然最近几个月汽车的销售量已经下降,但我们聚酰胺和PBT的销售量仍在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为用户提供了成本-效应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渡过全球经济危机。”
巴斯夫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产品,提高燃料和能源的效率,增加安全度和减少排放。
他说:“将在2009年投产的印度廉价汽车TataNano中,通过用工程塑料替代金属零部件,可以减轻重量,为汽车生产商多节省费用。”
铝部件要比塑料部件重40-50%,通过用工程塑料代替汽车上的金属座位,可以减少重量40%,降低生产成本25%。
一次性模塑工艺还可加快生产,不然生产要有22道组装步骤,而且劳动密集型也较高。
关于电气和电子方面的应用,巴斯夫提供用聚酰胺和PBT生产的无卤素阻燃材料,这样可减少废物处理问题。
“这些材料密度比卤化材料低,因此有较好的成本效应。”
巴斯夫的UltramidPBT级新材料符合欧盟对接触食品的产品的新规定,因此对想把产品出口到欧洲的印度用户有吸引力。
作为世界著名的工程塑料生产商之一,巴斯夫不想停下在亚洲或其它地方的装置。
这位副总裁说:“对我们来说,印度和中国是重要市场,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在那里建配混装置的原因。”
2007年,巴斯夫已在中国上海建了3套4.5万吨/年聚酰胺和PBT配混装置,估计在2009年第二季度可完成对孟买9000吨/年配混装置的设备安装,产品满足印度用户的需要,公司在韩国和日本也有配混装置。
亚洲配混装置作原料的聚酰胺和PBT主要来自巴斯夫在马来西亚的装置。
马来西亚还为马来西亚PasirGudang的4.5万吨/年配混装置提供原料。
亚洲汽车工业工程塑料的人均消费量低,这为公司在这地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欧洲每辆汽车用25公斤聚酰胺,与此相比,韩国的汽车只用15公斤,日本的汽车用7公斤。而中国和印度的汽车用量不到7公斤,所以用工程塑料取代汽车用的金属零部件有很大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