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资讯 >> 化工 >> 并购后的苦闷 新陶氏一波三折
并购后的苦闷 新陶氏一波三折
2009-5-7 来源:21
关键词:科陶石化 陶氏化学
    变化首先来自科陶石化的夭折。
    2008年12月2日,陶氏化学宣布科陶石化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运营。但就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陶氏收到科威特石化的正式书面通知,后者称由于科威特最高石油委员会撤回预先做出的批准,陶氏与其成立合资企业之交易的完成必须延期。
    这对陶氏显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穆迪因此将陶氏的投资评级由A3调降至Baa1。
    在得知科威特石化的决定后,利伟诚当时表示,“鉴于我们已经在审批程序中,过去一周发生的事件极其令人失望并且完全出乎预料。科威特方面的行为使得我们必须采取更果断的行动。”
    利伟诚所指的“更果断的行动”包括建立一个正式的流程来寻找合资企业伙伴。陶氏相信,一旦基础塑料业务的新合资企业合作伙伴得以确定,加上部分业务的加速出售,这些共同产生的收益将超过原本陶氏预期从科陶石化获得的资金。
    但在短暂的时间内,陶氏新合资伙伴的暂时难产让资金不足的陶氏对罗门哈斯的收购变得困难起来。
    陶氏一度准备放弃。由于陶氏化学未能如期完成收购,2009年1月底,罗门哈斯一纸诉状将陶氏化学告上法院。
    陶氏化学CEO利伟诚向外界表示,他希望最终能完成对罗门哈斯的收购,但在当前非常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将两家公司硬合并在一起,是非常莽撞的行动,肯定无法存续下去,因此此时放弃收购罗门哈斯是不得已的选择。
    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陶氏收购所需的过桥贷款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
    罗门哈斯坚持认为,陶氏化学通过事先确定的过桥贷款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科威特投资局提供的40亿美元资金,足以完成对罗门哈斯的收购。另外,陶氏化学可在完成购并罗门哈斯后卖掉部分业务获得收益,还可以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等。
    而陶氏化学则担心这笔需要在2010年4月归还的过桥贷款若用作收购资金,将成为可能压倒新陶氏的几根“稻草”之一。
    在并购双方以及贷款方的多次沟通下,这起并购案在3月终于峰回路转。
    3月上旬,在花旗银行等贷款商同意将这起交易的过桥贷款期限延长一年的前提下,陶氏化学和罗门哈斯通过和解谈判达成一项协议,诉讼案因此不了了之。包括交易费用和延滞罚款在内,陶氏将为此支付163亿美元。根据大幅修改后的交易条款,罗门哈斯的两大股东哈斯家族和约翰·保尔森同意按照面值,购买陶氏发行的25亿美元永久优先股,而非直接获得现金。另外,哈斯家族信托基金还将对陶氏的股票做出5亿美元的额外投资。这些都有助于陶氏尽快还清过桥贷款。

    初衷难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陶氏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完成对罗门哈斯的收购?
    陶氏并非没有想过放弃,否则双方也不会一度闹上法庭。但对陶氏而言,如果就此放过罗门哈斯,则意味着其构建“明日陶氏”的计划大部分落空,这并非陶氏希望看到的未来。
    事实上,收购罗门哈斯是陶氏转型的必由之路。
    就复杂的化工行业而言,不同的业务板块受行业周期和成本波动的影响各不相同,处于产业链前端的烯烃类等能源化工业务受原料价格上升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功能化学品业务则具备更强的盈利能力,其产业成长率超过8%。
    财务数据也许可以说明陶氏通过收购进行战略转型的紧迫性。
    近年来,陶氏曾经引以为傲的基础化学品业务已经不再能被公司倚为支柱。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陶氏基础化学品业务板块的息税前利润就不断下跌,从最初的16亿美元下挫至2007年的8.13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据更进一步下跌到1500万美元。
    相对于整个业务板块56亿万美元的销售额,1500万美元的数据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显然是陶氏净收入下降79%的拖累之一。
    罗门哈斯的日子则要好过得多。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公司之一,罗门哈斯主要为建筑、电子、个人护理、包装、运输和制药等行业提供专业材料产品,2007年销售额为89亿美元。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袭击,但罗门哈斯的年销售收入仍较2007年增长了8%。
    因此,对于陶氏而言,传统的关闭工厂和削减产能等方法并非长久之计,通过收购罗门哈斯向利润增长性企业转型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陶氏化学新闻发言人ChrisHuntley曾通过邮件对本报表示,陶氏和罗门哈斯“两家公司的产品线真正重叠的部分很少,因此陶氏收购罗门哈斯的动因是创造协同增长,即将产品和技术互补,从而为陶氏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包括电子材料、涂料、水、个人护理、建筑和包装材料,这些领域都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
    按照计划,陶氏将以罗门哈斯为核心打造一个营业额140亿美元的多元化业务部门——陶氏高新材料事业部。该事业部的目标是实现每年30亿美元的额外价值增长,并通过成本协同效应每年节省13亿美元。
    对于这起收购,利伟诚表示,“此次收购的完成实现了陶氏业务组合的转变,将大大增强陶氏的实力。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罗门哈斯公司和陶氏的无缝整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此次收购的协同效应,利用其所创造的机会。”
    为了支持新陶氏的发展,陶氏对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新组建五大业务部门。其中,亚太区总裁麦健铭被任命为包括聚氨酯、环氧产品、功能单体、特殊化学品等业务的“功能产品业务部”高级副总裁。值得注意的是,功能产品业务部包括并购完成后罗门哈斯的丙烯酸单体业务。
    其他四大部门则分别是烃类及基础化塑料业务部、基础化学品业务部、罗门哈斯高新材料业务部以及健康、农业及基础设施业务集团。
    利伟诚还表示,新的组织架构是支撑陶氏成为一家高绩效、盈利增长型企业的关键核心要素。组建五大业务部门的同时,陶氏也成立了一个公司中心和一个共享业务服务集团,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