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8年以及2009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烟台氨纶(002254)2009年的业绩可能难以达到预定要求。
4月27日公布的季报显示,烟台氨纶2009年一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07元,净资产收益率0.58%。
此前,公司在4月18日公布的年报中表示,2009年公司的经营面临着巨大挑战,受宏观影响,一季度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全年经营业绩的下滑也难以避免。因此,要尽量维持氨纶的销量不降低,全力推动间位芳纶的销量再上新台阶,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这一数字比2008年的14.18亿元减少2.18亿元。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特种纤维生产的企业,2008年6月上市的烟台氨纶主营业务为氨纶、芳纶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境况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糟糕。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的订单迅速消失,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一度低迷。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可能更糟。
氨纶业务陷入困顿
公司称,尽管“国家多次提高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国外订单的减少依然使国内纺织企业的处境异常艰辛,氨纶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恶性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整个行业陷入亏损境地。”烟台氨纶去年氨纶产品的年平均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1.2%;氨纶产品实现的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82%下降到2008年的70%,营业利润的比重由上年的83%下降到2008年的51%。
整个氨纶行业正在品尝着前几年产能恶性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苦果。2008年,国内氨纶的总产能达到约31万吨,但总需求仅约19万吨,氨纶的价格已经步入低谷。2008年8月9日,烟台氨纶发布公告称,“公司被迫关闭部分氨纶生产设施。”2008年12月3日,再次发布部分氨纶设施暂不复产公告,并表示,目前关闭的产能约占全部氨纶总产能的20%左右。
如果下游市场的需求不能有效放大,氨纶价格的持续低迷将不可避免,此项业务亏损的局面将会持续,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
恒泰证券行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廖文凯认为,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短期内难有起色,氨纶行业的低迷至少将持续至2009年上半年。
公司也表示,进入2009年以来,受季节性周期的影响,下游纺织企业对氨纶的需求出现了回暖迹象,氨纶行业的开机率有所提高,产品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但短期内行业性亏损的局面仍将持续。
芳纶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看重的芳纶业务为公司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危机,间位芳纶实现的营业利润的比重则由上年的17%上升到2008年的49%。
芳纶的全称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Aramidfibers),是一类新型的特种用途合成材料,俗称“防火纤维”。作为新兴的特种纤维,芳纶1313(即间位芳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有美国杜邦、日本帝人和俄罗斯合成纤维研究院等机构掌握了其生产制造技术。
2004年5月,烟台氨纶实现了芳纶1313的产业化生产。虽然芳纶1313技术门槛比较高,但已有不少企业开始进军这个行业。不仅如此,进入2009年,国外大公司也将竞争的重心逐渐向中国转移,市场风险迅速增加。受此影响,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芳纶开机率出现下降,服装用间位芳纶项目暂时停产。
阻燃防护服是间位芳纶的一个重要潜在市场,但国内企业由于劳动保护意识的薄弱、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欠缺、经济危机带来的压缩成本的压力等原因,其市场开拓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被各方看好的芳纶1414(也叫对位芳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碱、耐大多数有机溶剂腐蚀的特性,尺寸稳定性非常好,因此,在国防、军工领域被广泛使用,其用途多达150种以上。
目前,国内外对位芳纶的市场仍主要由国外大公司垄断,公司仅有中试线生产出的部分产品供客户试用。关键问题是,对位芳纶中试项目刚刚纺丝成功,产业化工程的设计尚未完成。有消息称,该产品有望2010年之后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见,2009年公司难以走出2008年的困境。该股股价从2008年11月6日的15.78元一路飙升至2009年4月15日的43.71元,近3倍的涨幅。随后急转直下,4月27日跌停,收盘价为31.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