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及模具专业首位中科院士——申长雨教授专访
2009-12-7 来源:宁波市科技信息网
关键词:塑料成型及模具 申长雨
记者:作为国内模具行业享有盛名的专家,您在模具行业的成果有哪些?作为一位专家,到底“专”什么呢?
申长雨教授:用最大众的话说,我就是“弄模具”的。譬如这电视机、这电话机、这打印机等等,它们的外壳都是通过模具而制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同模具有关。 20多年来,我致力于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发展了注塑成型流动、保压、冷却、翘曲等过程的模型化理论和计算方法,带领团队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成型及模具CAE软件;主持建立了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了多项塑料精密成型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构建了基于模拟的成型工艺控制、模具优化设计方法,并在千余副精密模具和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相继主持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攀登计划、航天计划、“863”计划和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8年,主持完成的“神七”出舱服头盔面窗,解决了航天服国产化最关键的两大技术难题之一,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宇航员舱外太空行走做出了贡献,所带领的团队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
记者:一边是模具专家,一边是大学校长,您这个双重角色如何做好平衡?
申长雨教授: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当今,除了脚板和路面的接触外,坐在车上、船上抑或飞机上,也都应该算作走路。由此,我给人的形象总是:在路上。
我从研究生毕业走进当时的郑州工业大学当老师,到走上系主任、副校长的岗位,到走上三校合并后的新郑大常务副校长、校长的平台,如果说这是人生中象征意义的走路的话,那么,为了把郑大建成一所规模宏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我多次奔赴北京;为了引进院士和申报我省的本土院士,为了引进博士和培养郑大的本校人才,我曾经三顾“茅庐”;为了寻求新的合作办学伙伴和开辟新的科研天地,我更是数度出访。
有人把我这个校长写作“校掌”,说我是郑大的手掌,我把郑大托在手上。因此,我在赶路,郑大也在赶路。托在我手上的郑大,在漫长的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如今走到什么地方了呢?这是一个驿站,既然是驿站,就不是终点。古人云,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郑大只是走到了第一个短亭,前面还有许多短亭、长亭,路长着呢。
一边是大学校长,一边是模具专家,这里面有一个“切换”艺术,脑子的“切换”艺术。坐在校长的椅子上,就是校长,100%的校长,把大脑“切”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上、学科建设上、师资队伍上、校园规划上,让它们把自己的脑细胞占全占满;进了实验室,就是专家,一个完整的专家,把“校长”从脑细胞里“切” 出去,“切”到专家的角色上。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