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的临床需求量极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制成功,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的原材料经历了可循环使用的纯棉材料、聚酯纤维材料,以及一次性使用的无纺布材料的发展历程。
外科手术巾分为多种规格和不同临床用途,如腹部外科手术巾、牙科手术巾、眼科手术巾、妇产科手术巾等。医用罩衣则分为:外科医生穿的罩衣、病人罩衣、外来人员穿的探望罩衣、隔离服(传染病患者及医护人员专用服)、抗静电罩衣等。它们采用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性能:1.可防止液体(如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等)渗漏;2.优良的抗菌性,以阻隔微生物入侵;3.耐摩擦;4.具有一定强度;5.阻燃性,因为某些电动医疗器械(如高速旋转的牙钻等)会产生电火花,一旦电火花落在用易燃材料制成的手术巾上,就可能引发意外燃烧事故和灼伤患者身体;6.抗静电性能;7.穿戴起来感觉舒服;8.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一次性无纺布正在取代传统原材料
早期的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大多为纯棉制品,其坚牢度不高,且经过多次洗涤后,织物表面易产生磨毛和破损,从而影响美观和安全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聚酯纤维类纺织材料(尼龙布)兴起。一般情况下,利用聚酯纤维加工的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可经受150次以上的机器洗涤,因此可反复循环使用(实际上,国外医院外科手术巾仅使用80次左右即丢弃不用),以便节省医院运行成本。且织物外表光洁美观、经久耐用、耐高温消毒灭菌,加之聚酯纤维材料价格低于纯棉织物,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所有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都采用聚酯纤维为主要材料,而纯棉织物则很少采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种一次性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套、一次性导管、一次性手术器械等迅速占领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市场。与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相比,一次性产品可大大降低患者在医院里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而价格低廉、手感柔软的聚丙烯(PP)类无纺布原料的问世,则为一次性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传统棉布织物和聚酯纤维织物相比,用聚丙烯类原料加工的无纺布在性能上更胜一筹。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一次性聚丙烯无纺布制作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的国家,目前,其医用卫生材料产业的聚丙烯原料消耗量十分惊人。美国著名国际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不久前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以美国和加拿大为首的北美洲国家在2005年共消耗13亿美元的聚丙烯制无纺布用于加工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200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9亿美元,折合成聚丙烯原料约为12.4万吨。去年,美国共消耗12亿~14亿平方米的无纺布用于加工各种医用纺织品。现在美国95%以上的医院采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以替代可循环使用的手术巾和罩衣,而纯棉制手术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
相比之下,欧洲一次性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市场发展比较缓慢。2002年,欧盟才正式公布有关医用一次性无纺布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的质量标准CEN/TC205/WG,以规范欧盟各国医疗器械生产商和进出口商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在此之后的5年中,欧洲无纺布制一次性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生产加速。但是,迄今为止,只有德国、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国家(即北欧5国),以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经济联盟等大量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巾和医用罩衣,而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仍沿用聚酯纤维制可循环使用的手术巾和医用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