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产业正处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石化产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有着特别意义。”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在日前举办的“大连期货市场与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上述表示。他建议,大连商品交易所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合适的石化期货产品储备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客户辅导和培训,加强产业客户对期货交易的理解,增强产业客户使用期货市场的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石化工业协会了解到,石油和化工是我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具有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等特点。
2008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共2.9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了680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6.58万亿元,工业增加值1.86万亿元。同期,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4261.2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1312.9亿美元,进口贸易额2948.3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634.4亿美元。
因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被普遍认为未来石化产品消费最具潜力的地区。
赵俊贵说,加入WTO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快速提高,各种石化商品交易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正逐步从传统市场形式向新型现代流通形式转变,从传统交易方式向现代交易方式转变,并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一是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二是市场类型齐全,交易形式多样;三是期货交易、中远期电子交易等高级交易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四是市场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赵俊贵说,我国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及消费地位、经济发展形势,迫切要求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虽然石化行业的产值已经位居前列,但市场还不够成熟,在国际上还没有发言权,因为市场是根据产业化的发展程度确定话语权,而我国的一些政策限制了石化产业的发展。
除了市场规模偏小和市场交易规则不够完善、市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赵俊贵强调核心期货品种的缺乏,影响到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他说,目前我国原油生产与加工、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化纤原料,化肥、纯碱、烧碱、涂料、染料、农药、轮胎和部分精细化学品等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其中原油、乙烯、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工程塑料和有机原料等产品的生产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需要大量的进口;农药、染料、颜料、胶鞋、轮胎、无机化工原料和无机盐以及一些精细化学品除了满足国内的市场外,是可以出口国外市场。石油化工产品40-50%需要进口,传统的化工产品比如化肥、纯碱等传统化工行业20%以上的产能依靠国际市场。
他说,走向全球的石油化工产品,特别需要相适应的市场结构,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化工期货品种。
赵俊贵说,近年来,中国石化协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产品的研究和市场推广方面开展了多方面合作,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上市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