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1所高校科教资源向公众开放共享
2012-08-2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8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107室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严纯华站在讲台上。今天,他不上化学课,授课对象也不是平日里熟悉的学生。

  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301名高中生,“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让他们集结在此。“这次活动是高校科教资源向公众开放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实践。”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任李晓亮如是说。

  普通人也可走进名校

  聆听名师讲座,亲临实验室,参观科技展馆……由全国科协、教育部联合41所高校共同组织实施的高校科学营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名高中生跨入不同名校,体验高校生活,学习科普知识。

  这是我国首次利用高校资源,在暑期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的科普性活动。在5日的开营仪式上,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全国41所承办该活动的高校在倡议书上郑重承诺:今后,各高校将设立校园开放日,定期向社会无偿开放图书馆、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基地。倡议书中提出,高校要面向青少年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同时,要鼓励在校师生深入中小学校、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支持科学。

  李晓亮介绍,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科普日期间,将发动高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校的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备,开展各具特色的师生与公众互动活动。“根据教育部要求,这一活动将长期开展。我们计划明年将其扩大到400所高校。”

  开放资源是社会责任

  实验室是高校科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实验室每年会招两、三个中学生来工作,除了参与讨论,我们让这些孩子亲自动手,把想法付诸实验。”严纯华介绍说,这种传统在北大已有1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学校职能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我们的科教资源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

  高校开放科教资源,严纯华认为“这是必须的”。“中国大学的主要经费来自国家,而国家的钱来自于百姓,来自每一个社会细胞。现在老百姓想看一下,我们能不答应吗?”

  李晓亮指出,充分开发高校资源、向社会普及和开放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名校的条件。

  资源共享是必然趋势

  今年3月12日,首都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在110个成员中,北大、清华等34所北京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有人担心高校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后会产生器材损坏、管理难度加大、资源分配难等问题,严纯华笑着摇头,“实验仪器应该是"用"坏的,而不是"放"坏的。有些仪器闲置了五六年,都该淘汰了,还不如鼓励大家多使用。”

  去年,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项目,计划到2015年,将向社会免费公开1000门网络公开课。这是高校科教资源对外开放的一大创新举措。四川大学的张小元教授认为,“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垒,资源共享是必然趋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