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科学教育理念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两周年述评
2012-08-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全面协调可持续——

  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理念的坚定落实

  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部署,着力加快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从制定之初就注重顶层设计,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教育规划纲要始终。教育规划纲要在强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重点任务的同时,突出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首次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专章部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注重教育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城乡、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明确提出要优化结构布局,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充分体现了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理念的坚定落实。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全面协调发展格局开始形成。

  加强学前教育。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学前教育职责,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连年攀升,农村孩子也能就近方便上公办园。学前教育这块短板的迅速加长,大大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基础,确保国民教育从幼儿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启动标准化建设工程。勇于向体制机制开刀的结果是,教育不均衡大大缓解,择校热逐步降温。“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许多地方不再为择校奔波的学生及家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启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推进,中职免费制度逐步实行,打通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职教“立交桥”逐步搭建,中职与高中教育旗鼓相当、相得益彰,职教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成为很多人真实的心声。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家启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提高质量与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多项创新举措密集出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获得强劲的动力。19所高校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个部委、7个行业协会参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有了制度环境。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城乡社区教育初具规模,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挂牌,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建设步入新阶段。

  两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31个省份遍地开花,覆盖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开始形成。

  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快车道。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特岗计划相继实施,在广袤的牧区,在边远的戈壁,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套套先进教学设备被运进校园,一个个年轻教师扎根农村,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中西部教育发展获得新动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抓紧部署启动,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长效机制,东部省市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西部教育发展提速。

  两年来,教育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从注重数量规模的扩张,逐步向注重内涵的提升转变,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形成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政策导向。修订中职教育专业目录,增设与国家重大战略和改善民生相关的高校学科22个、专业133个,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

  探索建立质量标准和监测机制。改进本科和高职教学评估办法,强化高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多所“985”高校相继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高职院校质量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等多重压力下,高职教育显示独特生机活力,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基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入实施,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校任教,其中90%到中西部地区任教。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2010年培训教师115万人,农村教师占95%。

  两年来,尽管改革局面错综复杂,改革任务繁重艰巨,改革项目层出不穷,但是中国教育的改革步伐始终协调一致,改革节奏始终忙而不乱,改革脚步始终奋勇向前,走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改革之路。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力量,正是科学理念的正确指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