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大学在全校推广代表作评审制度
2012-03-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2010年9月,依照副教授资格认定标准,郭永秉发现自己缺了一篇刊登在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果坚持这道“硬杠杠”,他就很难获得竞聘资格。但郭永秉赶上了新启动的代表作评审机制,凭着《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和《帝系新研》等两份代表作和5位校外同行专家各自评审时的认可,他得以顺利晋升,成了中文学科最年轻的副教授。
 
历史系教师张巍研究的西方古典学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专业,需要有古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法文等语言基础,写一篇论文的原著阅读量过百万是常事。张巍在美国攻读12年,2006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复旦担任历史系副教授。得知评教授的“门槛”之一是10篇核心期刊论文(包含2篇权威期刊)后,他做好了“熬上十年、二十年再晋升”的思想准备。
 
张巍没想到,仅仅4年之后,他就通过代表作评审制度成为年仅40岁的正教授。他没有达到10篇核心期刊论文的“量”,却有着4篇权威期刊论文的“质”。4篇权威期刊论文每一篇都至少花费了几年时间,其中一篇发表在英文杂志《古典学》上,两篇发表于《历史研究》,一篇在《外国文学评论》。
 
重学术原创,升职不能单靠“熬年头”
 
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对于学术成果,正逐渐从单纯重视所谓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篇数和成果被引用次数等“量”的标准,转向“高影响因子”、“权威刊物”等“质”的要求。但在高校教师的学术评估上,为了表面的公平和方便管理,大多仍是“一刀切”。复旦试行的代表作评审制度,让那些献身于冷僻专业、对于学术研究质量孜孜以求的青年教师们大受鼓舞。
 
“我们希望通过代表作制度,充分依靠专家学术评价,能够使真正有才能的人获得合理的评价。”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周亚明认为,他们的做法并非创新,而是水到渠成的回归。高级职称晋升是一个指挥棒,其评审标准从重视数量回归到以质量为本,可以引导和激励更多人沉下心来,做出高质量的工作,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复旦大学的代表作评审中,同行专家成为学术评估的主导者。该校的评审专家库目前已有1000多名专家学者,其名单严格保密,申报人及其所在院系并不知情。但如果申请人认为某个评审老师可能跟自己观点不同,可以提出回避,学校相关部门也会查核,避免与申请人有关联者参与评审。候选人的申报材料都要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
 
周亚明表示,复旦大学目前还是“两条腿走路”,但代表作评审制度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他们将进一步完善评审制度,今年内将其推广至理工医科等领域。“它直接造成的结果是,更加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单靠熬年头晋升就难了。”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