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延东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创办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01-3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第一,希望工程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端思想库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关键时期。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都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希望工程院按照中央的要求,紧扣时代脉搏,聚焦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前瞻部署,密切跟踪,组织开展战略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要瞄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前沿,大力促进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我国在工程科技领域占据制高点提供支持。要把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工程院发挥思想库的优先领域和重要方向,引导广大院士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第二,希望工程科技界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加强重大工程科技攻关与应用。当前,工程科技进步已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新一轮产业革命将与工程科技领域的新突破息息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对工程科研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工程科研是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作为工程科研领域的人才高地,工程院应团结动员广大工程科研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贴近行业、企业的科技需求,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让科技创新为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开辟新的途径。工程科技与生产实践有着紧密联系,院士和广大工程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多与生产一线的行业工人和企业家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工程科技深深扎根在应用的土壤上。
 
第三,希望广大院士积极培养和提携年轻人才,造就一支更有朝气、更富活力的工程科技工作者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是繁荣科技事业的希望所在。只有不断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才能使科技事业薪火相传。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对院士们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悉心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人才提出了希望。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是科研战线的生力军,是富有活力的创新力量。希望院士们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悉心指导,促其成长,并放手让他们担当大任。要开阔视野发现人才,竭诚尽力培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拔尖创新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为他们施展才智创造条件,激励他们脱颖而出,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奋勇拼搏、锐意进取,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作出杰出的业绩。
 
第四,希望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继续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术活动的引领作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等学术活动是工程院高智力密集、多学科荟萃的特色平台,希望工程院以战略高度、世界眼光和创新思维加强统筹规划,以百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为契机,总结经验,把握定位,发挥优势,创新方法,改进服务,把论坛做好做强,打造成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要注重四个引领:一是引领科技创新,紧扣工程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精心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让学术思想碰撞的火花点燃创新激情、开阔创新思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的解决,带动工程科技创新的长足发展。二是引领国内外交流,准确把握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一流科技专家参加进来,组织国内优秀科技专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引领学术风气,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鼓励自主探索,带头抵制不良学风和不端学术行为,自觉维护科学道德。四是引领科学风尚,宣传科学成果,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促进全社会更加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更大贡献。我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学术活动一定能够进一步走向世界,形成有影响的品牌,在国家的发展乃至人类科学事业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工程科技事业正展现出光明前景和勃勃生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求真务实,奋力进取,让工程科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