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Shu Yang(杨澍)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Flexible pyr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 from nanocomposites of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lead zirconate titanate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Sci. Adv. 2025, 11, eadt6136),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热释电能量收集器。该器件利用液晶弹性体(LCE)和锆钛酸铅(PZT)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通过二次热释电效应显著提高了能量转换性能,总热释电系数 p 为 -4.01 nC·cm?2·K?1。实验表明,该器件可有效收集环境温度波动中的热能,并成功驱动LED等电子器件,为未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和自供能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Shangsong Li (李尚松) 和博士Yuchen Wang(王宇晨)。
研究团队采用了两步硫醇-丙烯酸酯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 LCE 薄膜,并在其中均匀分散由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TMSPMA)表面修饰的 PZT 纳米颗粒。通过调整 LCE 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单畴或多畴)及边界条件(固定或自由),优化了 LCE 对 PZT 纳米颗粒的应力传递效果。
LCE/PZT 复合材料的概念与材料制备。(A) 通过 LCE 热应力与 PZT 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热释电效应,以增强整体热释电效应的核心概念示意图。(B) 用于制备 LCE 的单体、链扩展剂和交联剂的分子结构,以及表面修饰的 PZT。(C) 原始 PZT 纳米颗粒和改性 PZT 纳米颗粒的 红外光谱。(D) 负载 42.7 wt% PZT 纳米颗粒的 LCE/PZT 薄膜的横截面 SEM 图像。插图:PZT 的晶体结构。(E) LCE/PZT 能量收集器的示意图。
该能量收集器能够在 15 秒内为 0.22 μF 电容充电,并为 LED 供电。在 9 轮循环测试中,设备稳定输出约 3.4 V 电压和 约1.1 mA 电流,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LCE/PZT 热释电能量收集器的应用演示。(A) 利用 LCE/PZT 热释电能量收集器为电容充电并点亮 LED 的电路示意图。(B) 绿色 LED 在供电前(左)和被 LCE/PZT 能量收集器点亮后(右)的照片。比例尺:2 cm。(C) 和 (D) 分别为 LED 在九个循环过程中的电压 (C) 和电流 (D) 变化曲线,其中粉色区域表示电容充电过程,蓝色区域表示 LED 供电过程。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t6136
- 中国科大李木军团队 ACS Nano:复合冷场3D打印液晶弹性体实现近环境温度响应,智能手环精准监测心率! 2025-02-18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综述:智能液晶弹性体纤维 2025-02-06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Adv. Mater.:在可拉伸蓝相液晶弹性体激光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1-30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 AFM:自上而下法制备AIE/柔性木基伤口敷料 - 助力耐药菌感染伤口快速愈合 2025-02-13
- 大连理工大学董旭峰教授团队 Small:面向柔性应变传感的强韧、抗冻、抗菌多重交联水凝胶 2025-02-11
- 济大王鹏/河北工大孟垂舟/山大李阳/苏州纳米所张珽 Nano Energy:用于皮肤表面贴合的多功能相变水凝胶-柔性传感器新篇章 2025-02-05
- 宁波大学罗来慧教授 AFM :用于机械能收集和应力可视化传感的应力发光-压电能量收集器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