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压敏传感的灵敏度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水凝胶的传感信噪比较低。为提高水凝胶传感器的信噪比,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提高水凝胶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的电阻变化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张利东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策略,通过电化学诱导电极反应,在水凝胶内部产生金属离子(Fe3+)的梯度分布,诱导梯度化学交联,引发水凝胶表面微观褶皱结构。同时,大量Fe3+集中在褶皱水凝胶表面,增强了水凝胶的导电特性。因此,在图案化水凝胶受到压缩外力作用时,水凝胶传感器表现出更高的电阻变化率。这种类似于人体指纹结构的传感机制,使得水凝胶传感器在柔性传感器领域表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图1 电化学诱导的微观褶皱结构
图2 微观褶皱结构形成机理
与已报道的褶皱结构构筑策略不同,电化学诱导的褶皱结构呈现出双层排列。作者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水凝胶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水凝胶上表面位置存在双层排列的褶皱结构。双层褶皱结构,在垂直方向上逐层排列,在水平方向呈“尖牙”状交错排列(图3a, b)。
图3 微观褶皱结构表征
图4 微观褶皱结构对水凝胶电传感敏感性的影响。
通过电化学策略在均质水凝胶内构筑交联梯度,使水凝胶表面产生可调控、稳定的微观褶皱结构,无需预拉伸或多层材料复合。同时电化学诱导的表面褶皱结构实现了水凝胶电传感性能灵敏度的提升,进一步拓宽了水凝胶在柔性电传感器件的应用。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materialslett.3c00848
- 中山大学吴丁财/黄榕康/郑冰娜/王辉团队 Adv. Mater.:具有长驻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纳米酶水凝胶实现肿瘤的协同治疗 2025-07-04
- 重医大毛翔团队、哈工大贺良灿团队 Small 综述:复合水凝胶的创新与应用-从聚合物体系到掺金属离子和功能性纳米材料增强型结构 2025-07-04
- 山大周传健教授、济大赵松方/关瑞芳教授 AFM: 聚合诱导微相分离和多尺度静电相互作用协同构建高强韧、高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水凝胶 2025-07-03
- 华东师范大学张利东课题组《Adv. Mater.》:电化学功能化水凝胶-高强度、强粘附、自修复及表面图案化 2021-08-23
- 西华师范大学刘琦课题组 CEJ:无引发剂太阳能光聚合制备高性能、宽环境适应性和可回收水凝胶传感器 2025-06-26
- 郑大代坤教授、翟威副教授/北航潘曹峰教授 Adv. Mater.:仿生自修复水凝胶传感器-用于高精度人机交互 2025-05-24
- 大连工业大学王海松教授团队 AFM:纤维素基水凝胶传感器新进展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