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配位聚合物(CCPs)作为一种独特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可以通过有机配体的π轨道与金属离子的d轨道杂化耦合,产生一个高度离域的电子体系,同时增强分子内共轭,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率和稳定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维(1D)或二维(2D)的共轭配位聚合物被报道(图1)。长程共轭暗含了平面性,意味着构建三维(3D)共轭聚合物的巨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由于共轭配体以及d-π共轭,材料制备时配体和金属离子可能存在不同的化学态,共轭配位聚合物很难获得高质量晶体,化学结构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准确的结构信息(配位结构、金属价态、活性位点等),也为研究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图1 构建具有三维(3D)CCP的策略
图2 Cu-TAPT的构筑策略和结构
图4 Cu-TAPT的化学态
图5 Cu-TAPT的吸收光谱和导电性
图6 Cu-TAPT的储钠性能
由于Cu-TAP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并且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都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可以构筑具有多电子转移反应的电极材料,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在电压窗口为1.0 V-3.8 V的范围内,以100 mA g-1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时,Cu-TAPT电极的可逆容量为313.4/328.5 mAh g-1。在3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50次后,仍能保持约97%的可逆容量(~253 mAh g-1)。即使在5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500次充放电后,比容量也能维持在152 mAh g-1,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2378
- 悉尼科技大学付强团队 Adv. Mater.:创新三维分级结构水凝胶蒸发器 - 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的海水淡化与工业盐水处理 2025-09-14
- 浙江大学张超研究员/徐志康教授团队 Nat. Commun.:具有三维连通传输通道的纳米纤维交织凝胶膜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 2025-09-04
- 厦门大学汪骋教授与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张雨生博士 Nano Lett.:飞秒激光实现银/导电聚合物微结构的三维打印 2025-09-03
- 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张雨生博士、杨亮教授与厦门大学汪骋教授 Small:利用MOF单晶实现导电聚合物三维打印的新策略 2025-08-30
- 暨南大学宁印教授 Angew:单晶颗粒内部微观结构的空间调控 2025-05-05
- 东北林业大学刘守新教授团队 Small:乙醇介导的胶束自组装实现具有单晶形态和可调孔结构的有序介孔炭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