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损伤可能危及生命,全世界每年有500多万人因此死亡。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被认为是器官移植的金标准,但仍然存在许多局限性,如供体短缺、供体部位发病率和不良免疫反应。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器官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原位组织再生相对简单,通过在缺陷处植入生物支架,作为人工微环境并提供结构支持,直到组织形成。然而,原位组织再生受到原位制造技术的阻碍。原位生物打印技术可在缺损伤口上直接制备支架,为原位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然而,由于现有的原位生物制造技术(包括打印深度和生物墨水)的限制,在体内深层器官中生物打印支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团队在2021年首次提出将磁控软体机器人的优势应用于3D打印,结合磁场高穿透性与软材料的大变形特点,由磁场将外部路径的运动映射到具有大变形能力的软体机器人上。通过非接触式3D打印,实现磁控3D打印(Nat. Commun. 12,5072(2021))。然而,原位组织再生需要合适的生物墨水进行原位打印,打印出与缺损几何形状匹配的更复杂的打印图案,以此来实现完全占据缺损部位的解剖结构,提供微环境和结构支持。
图3 导电水凝胶生物墨水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
图4 导电水凝胶生物墨水的原位生物打印性能优化
图6 微创铁磁生物打印用于大鼠部分肝切除模型的原位组织再生。
这种体内支架制造技术可扩展到3D打印负载细胞的组织结构,可能为原位组织再生和体内器官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月莹、硕士研究生于正阳、博士研究生路小欢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征教授、王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actmat.2023.03.011
- 华科大刘国辉教授团队 ACS Nano:导电水凝胶激发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器对抗伤口细菌感染 2025-03-07
- 浙工大郑司雨/杨晋涛 Mater. Horiz.:基于原位生长枝晶策略制备坚韧的导电水凝胶 2025-01-30
- 宁波材料所王荣/上海大学尹静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毅 Adv. Mater.:植酸诱导模量梯度离子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器 2025-01-20
- 北航岳永海教授、郭林教授团队 Chem. Soc. Rev.: 超硬共价键材料的自愈合行为 2025-03-26
- 天工大任元林教授团队 CEJ:设计一种具有抗熔滴、自愈合和可再加工性能的新型生物基本征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回收应用于耐久多功能Lyocell织物 2025-02-08
- 川师大赵丽娟教授、王义副教授 Mater. Horiz.:通过协同氢键和偶极-偶极交联构建超高拉伸、自恢复、自愈合且粘附性水凝胶 2025-01-10
- 苏大孙立宁教授团队王凤霞课题组 ACS AMI:基于碳化丝纳米纤维的可降解型生物兼容的温度传感器-实现细胞外环境温度的实时检测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