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彭强教授团队 CEJ:三元共聚策略提升PM6聚合物给体材料光伏性能
2022-09-08 来源:高分子科技
发展高性能的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来匹配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是进一步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重要手段。PM6和D18是高性能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它们能够在成膜过程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有助于形成利于空穴和电子传输的双连续纤维网络活性层形貌。然而,这一活性层形貌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十分敏感。只有分子量在很窄的范围内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双连续网络形貌,保证电荷有效产生和分离,这使得它们表现出较严重的批次差异问题,不利于其产业化应用。
图1. (a)聚合物给体以及L8-BO受体分子结构;(b)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合成路线
图2. 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各活性层(a-e)高度图以及(f-j)相图
图3. (a)PM6:L8-BO和(b)PMD-15:L8-BO的飞秒瞬态吸收二维图;(c)共混膜的飞秒瞬态吸收动力学衰减曲线(激发波长:750 nm;探测波长630 nm);(d)器件的Jph - Veff曲线;(d)器件的Jsc – Plight曲线;(d)器件的Voc - Plight曲线
图4. 分子量依赖的紫外可见吸收谱:(a)PM6,(b)D18,(c)PMD-15;(d)聚合物不同分子量对应的光电转换效率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204525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蔡平、华南理工大学薛启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阴极中间层在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2025-01-08
- 郑州大学孙晨凯课题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给体PTQ16-10实现19.52%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12-31
- 武汉理工大学王涛 JACS:聚合物纳米纤维几何形态调控 - 实现20.1%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12-04
- 华南理工段春晖教授《Adv. Funct. Mater.》:发展超宽带隙聚合物给体用于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 2022-12-3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勇课题组利用主/侧链工程策略构筑苯并呋喃宽带隙聚合物材料 2019-07-24
- 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和谌烈教授研究团队利用侧链工程精准调控聚合物给体太阳能电池整体性能参数取得新进展 2019-03-07
- 封伟教授团队 Adv. Sci.:高性能多功能传感用共晶凝胶材料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