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林海青教授团队 Small: 用于燃烧前碳捕集的耦合晶型/无定形ZIF混合基质膜
2022-05-21 来源:高分子科技
燃烧前碳捕集技术,又称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是燃煤电厂碳捕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此技术中,为了从高温合成气中获取高纯蓝氢(H2)并捕集CO2,H2/CO2分离必不可少。然而,传统的分离技术投资成本和能耗高,开发新型绿色的分离技术迫在眉睫。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低能耗的新兴技术,在最近得到广泛研究。然而,作为主流膜材料的聚合物由于其无定形结构,不具有高的H2/CO2选择性。同时,通过降低聚合物中的部分自由体积提升H2/CO2选择性往往导致H2渗透性的降低。换言之,作为膜分离的两个主要性能参数,H2渗透性和H2/CO2选择性难以同时提升。此现象表现为Robeson上限线。为突破此瓶颈,在膜中构建新的自由体积结构势在必行。

图1 金属有机框架原位生长技术制备CPAM混合基质膜

图2 CPAM-15优异的H2/CO2分离性能
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在聚合物膜用于H2/CO2分离项目中的进展之一。针对聚合物低H2/CO2选择性的问题,团队在过去两年中开发多种PBI/多质子酸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极大地强化分子筛选能力,并系统性地研究了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理化特性对H2/CO2分离性能的影响(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12521; J. Mater. Chem. A 2022, Advance Article)。并且,基于最佳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系列,团队通过热裂解获取碳分子筛膜,进一步提升H2/CO2分离性能(Sci. Adv. 2022, 8, eabl8160)。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1982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湖南大学王少飞教授 AFM:钯功能化MOF凝胶网络在混合基质膜中创造连续氢溢流 2024-11-08
- 哈工大邵路教授团队 Matter:高效离子/分子分离的共价有机框架膜 2024-02-22
- 华南理工殷盼超团队 J. Membr. Sci. :混合基质膜中气体传输的微观机理 2023-06-10
- 浙工大黄菲教授、温大薛立新研究员 AEM:由定向排列纳米片组成的各向异性聚苯并咪唑离子溶剂化膜用于高效酸碱两性水电解制氢 2024-02-01
-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庄永兵研究员等 CEJ:新型可溶性聚苯并咪唑(PBI)膜材料助力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 2023-05-04
-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林海青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阳离子-聚苯并咪唑络合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 2022-08-10
- 华南理工殷盼超团队 Angew :拓扑超分子复合策略精准调控材料受挫堆积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