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纳米材料表面结构及功能设计研究进展
2008-12-1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2008年10月16日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刊登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世刚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纳米材料表面结构及功能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r Studies of Structure–Functionality Relationships in Electrocatalysis”)。该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材料表面结构及功能设计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金在通常的状态下是惰性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其催化活性远远不如过渡金属。但是,自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Haruta教授等发现负载在金属氧化物上高度分散的金纳米粒子表现出令人惊异的催化活性后,近几年来,金基催化剂体系一直是前沿的研究:热点之一。
孙世刚教授课题组在长期从事原子排列结构明确的金属单晶电催化的研究中发现,高指数晶面含有的低配位原子数远远大于低指数晶面,因此若能制备高指数晶面结构的纳米粒子,必将显著提高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然而,晶体生长的规律决定了垂直于高指数晶面方向的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垂直于低指数表面,使得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高指数面逐渐消失,最终仅能得到低指数晶面结构的纳米粒子。因此,制备由高指数晶面所围成纳米粒子是显著提高纳米催化剂性能的崭新途径,也是纳米催化剂合成的极大挑战。
继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高指数晶面结构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粒子催化剂后(Science,2007,316:732-735),孙世刚教授课题组又发展了一种新的在低温共融物(DES:Deep Eutetic solvents)中控制金纳米粒子形貌和表面结构的合成方法。在室温下通过控制DES中水的含量及其变化首次合成了具有高指数晶面结构的五角星形、纳米花形,纳米刺形系列纳米金粒子,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跟踪,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直接拍摄到了纳米粒子表面高指数晶面原子的台阶状结构排列。进一步以过氧化氢电催化还原反应作为探针反应,研究了所合成的不同表面结构的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发现具有高指数晶面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单位面积的催化活性远远大于相同面积的本体金催化剂。
该论文的结果证实了金粒子表面的低配位数原子是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中心,也是金纳米粒子优异的催化活性的来源之一。孙世刚教授等发明的方法在合成过程中条件温和,且不使用稳定剂,纳米粒子表面不会被强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占据表面位,所使用的溶剂DES成分都是常见的没有毒性的化合物,在生物、催化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并且其合成方法和体系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纳米材料的合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蔚蓝)
相关新闻
- 中科大吴思教授团队 Adv. Mater.:光致可逆固体-流体转变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压印智能纳米材料 2024-11-07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10-15
- 东华大学李静超连发两篇《Adv. Funct. Mater.》: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2024-10-14
- 电子科大崔家喜教授团队 Angew:自生长有机材料 2023-07-17
- 南洋理工大学魏磊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 》:基于热拉和压印工艺制备具有可控表面结构的功能纤维 2020-08-03
- 《自然》封面故事:观察表面结构中单个原子的成像方法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