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缘政治格局:伊朗遭受威胁
月初以色列威胁攻打伊朗核设施,大幅推高国际油价。据境外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一位副手称,若针对伊朗核试验进行的制裁未能发挥作用,以色列攻打伊朗核设施看来是“不可避免的”。这番言论令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市场对原油供给的担忧快速升温,当天大量买盘涌入原油期货市场,这也造就历史单日最大涨幅。
另外,尼日利亚高级石油雇员联盟13日声称,为了避免雪佛龙(Chevron)在当地工厂停工的谈判进展不佳,因此罢工的威胁不可避免。雪佛龙是尼日利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商,日均产量35万桶。
尼日利亚高级石油雇员联盟23日开始在美国能源巨擎雪弗龙公司开始举行罢工,关闭了每日35万桶的产能,为沙特计划增产的近两倍水准。近期尼日利亚石油设施遭袭已经使得该国报告关闭了每日多达100万桶的原油生产,而今石油工人罢工更是扩大了影响,对原油期价起到了强劲支撑作用。
尼日利亚的紧张局面抵消了市场对沙特增产的忧虑。沙特在22日结束的吉达原油峰会上决定增产20万桶/天,至970万桶/天,并承诺若有必要,将进一步增产。此外,科威特石油大臣欧莱姆对沙特的增产计划表示支持,并称如果市场有需求,科威特将立即增加石油供给。
5、OPEC动态:
面对如此高的油价,虽然有部分成员国已达成增产协议,但这毕竟是小数,大部分欧佩克成员国把投机导致油价走高的说法坚持到底,无论是油价在50美元时还是现在的130美元。来自欧佩克的最新态度是,其主席克利勒5月29日继续将油价的上涨归咎于市场投机、地缘政治问题以及美元走软,而所有的这些原因,都不是欧佩克所能够控制的。“如果欧佩克决定增产,这些提高的产量也不会真正把油价降下来,”克利勒说。
显然,这样的说法可能继续下去,但是来自全球投机主场的美国,已然无法面对高油价带来的高通胀局面。很多国会议员纷纷要求监管机构查处操纵市场的行为,对此,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宣布,针对近期原油价格异常上涨展开调查。其中一个调查重点,是要确定是否有人控制原油期货市场及以人为手段操控油价。
美国不愿意承认投机推动油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所导致。第一,它是石油投机的直接受益者。诚如业内专家所言:“统计表明,油价上涨过后,其产生的溢价约有10%为石油输出国获得,而将近90%被美国人收入囊中。所以,高油价弱美元表面上看似乎是投机力量在借题发挥,其实背后真正的操控者就是美国政府和经济调控当局。”美国总审计局去年秋天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对冲基金和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原油交易量,在2006年比2003年增长了1倍多。这可作为石油投机泛滥的一个佐证。
第二,现任共和党执政的布什政府,背后有庞大的石油企业的支持。但是,随着新一届总统大选的临近,布什政府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民众对高油价怨声载道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听任油价上涨,可能使共和党在选举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5月2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宣布,正在对原油期货市场展开全面调查,以搞清油价是否存在被操纵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政府彻查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美元强势霸主地位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此前已经有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将对高油价采取行动,
美国彻查投机,无疑给投机热再浇一盆冷水,油价想不回落都难。
6、原油库存: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25日公布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因炼厂产能利用率下降。
EIA称,截至6月2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至3.018亿桶,而市场此前预估为减少140万桶。
从整体而言,这些数据的基调对于油市偏空。原油进口持稳,远高于年内迄今平均水准。炼化产品的需求低迷,较上周每日下降40万桶。“
另外美国汽油库存下降10万桶至2.088亿桶,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估为减少20万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的馏分油库存连续第七周增加,上升280万桶至1.194亿桶,升幅高于分析师预测的190万桶。
炼厂产能利用率则下降0.7个百分点,为88.6%。
另外美国石油协会(API)宣布,6月20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160万桶;汽油库存上升10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320万桶。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油库存维持在10万吨上方,由于油价的高企使得消费受到一定的压制。继上个月底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提高成品油价格,本月初印度和马来西亚也先后采取类似动作。油价高企引发的通胀压力席卷着整个亚洲地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国政府将在抑制通胀、能源价格市场化和保证供应等方面进行艰难抉择。由于战略储备有限,巨大的财政压力令发展中国家调控资源力不从心,只能被迫放松价格管制措施。因此说,这些国家和地区廉价石油时代在130美元/桶才刚刚结束。在国内价格逐渐贴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该地区消费受到价格抑制而出现增速放缓乃至回落都是早晚之事。尽管传导过程到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该作用的积累已成当前油价潜藏的最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