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之痛 政治图谱”
核心提示
纵观四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始终离不开战争的影子。5年前的伊拉克战争,造就新一轮油价上涨的“战争土壤”,成为此次油价飙升摆脱不掉的最初逻辑连接点。
针对这次石油危机,北京大学的刘金质教授指出,在供需没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此次石油价格飙升炒作成分更多一些。
弱势美元下的游资炒作,从短期看会让油价一路飙升,但随时也可能引发油价暴跌。
但从2004年油价呈现上涨趋势以来,油价的攀升,更反映了围绕能源的主导权正悄然生变,其中暗藏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这是较长时期内推动油价步入“高价时代”的政治土壤。
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
西方学者指出,原来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国与其盟国以及其他能源消费大国正在从优势转为劣势。
从未来趋势看,各国必须走“能源多元化”的选择,解决日常生活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严重依赖性,保证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工业血液”价格保持在稳定与合理的水平上,避免严重的石油危机发生。
本报讯 纵观过去的三次石油危机,都直接与战争的爆发有关联。1973年的中东战争,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引发了第三次石油危机。可以说,前三次石油危机的爆发,都是由于战争导致石油供应骤然减少,石油短缺造成了恐慌,进而引发了油价飙升。
石油危机:
摆脱不了战争的影子
如果从近年油价上涨的轨迹看,新一轮石油属于“渐进式”上涨,到2008年达到了矛盾爆发的“临界点”。纵观近年来的国际环境,油价同样摆脱不了战争的影子。
有学者早就提出“2004年是石油危机的爆发之年”,这一年正是伊战爆发的第二年。
有数据显示,伊战爆发一周年后,由于战争显现出持久战迹象,原本认为战争会很快结束的想法,逐渐转变成了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当年3月27日,国际原油期货首次超过每桶30美元。此后,伊战背景下的油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为41.5美元,2005年为56.7美元,2006年为66.2美元,2007年(截至10月份)为72.5美元。而到了2008年1月3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隐讳地表达了伊战的石油政治企图,认为两场战争(海湾战争与伊战)是两次石油危机的逻辑连接点。
能源争夺:
炒作油价的“政治土壤”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战略》一书的作者刘金质教授认为,新一轮石油危机的蔓延,与前几次石油供应骤然减少不同,这次危机中石油供需不存在石油短缺的情况。在供需没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
如果从更大范围观察,除了资本在炒作能源外,各国实际上也在“炒”能源,争夺能源的“无硝烟战争”氛围很浓厚。非洲与北极自去年以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将是未来油气开采的新领地。
同样,自去年以来,伊朗、委内瑞拉两国一直在利用“能源武器”拓展外交空间。由于伊朗能源丰富,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与伊朗存在能源合作,极大牵制了安理会对伊朗制裁的步伐,使美国孤立伊朗的任何企图都变得复杂化。对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来说,国内油气资源则是对抗美国的核心本钱。
刘金质教授认为,俄罗斯日益娴熟地动用“能源牌”,就是发挥“能源外交”的很好案例。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俄罗斯将提高油气产能、发展对外油气合作作为拓展国家利益、提升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借此加快自身国力的恢复与发展。 “心理预期”推高油价
早在2008年前,就有科学家认为,石油生产的“巅峰”时期将在未来5~10年到来。一旦石油生产“巅峰”时代到来,石油产量将逐年下降。
从长远看,由于全球对能源需求预期的增量呈上升趋势,而能源又具有不可再生与稀缺性,类似“心理预期”将使油价始终维持高位运行。
即便是类似太阳能、风能、生物源这样的再生能源,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满足工业化国家能源需求的四分之一。虽然供需矛盾短期内可以解决,油价短期内可以迅速回落,但从长期来说,“能源逐步枯竭论”的预期,始终是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的支撑点。
因此,要想解决国际油价的攀升,还必须消除全球对今后能源生产与供应不足的担忧,化解类似“石油枯竭”的心理预期。不过,就目前来看,“能源短缺”的心理预期显然无法消除。
供应国强化能源控制
高油价改变国际格局
6月22日,世界将迎来一次应对油价飙升的石油峰会。这次会议由欧佩克(OPEC)主要成员沙特召集,由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与相关企业参加。
面对油价的高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希望欧佩克提高石油产量,以此平抑油价,缓解全球与美国经济可能陷入的衰退。对此,欧佩克多数成员国一直认为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不打算增产(沙特已宣布增产计划。)
西方与欧佩克之间关于增产的矛盾,反映了石油消费国和供应国之间权力的持久转移。
西方学者指出,原来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国与其盟国以及其他能源消费大国正从优势转为劣势。高油价使得世界政治格局处于深刻的变革当中,产油国和消费国两大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有分析将石油的发展史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石油富足和美国控制的100年,持续到1970年。
第二个时代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影响不断扩大的时期,持续到2004年。
第三个时代是当前时期,由于消费国为了争夺受限制的脆弱石油供应而进行竞价,油价变得起伏不定。
不断上涨的油价,充当了供应国的一种“战略资本”,使一些消费国逐渐退出主导市场。纵观石油的历史,对石油主导权的改变,显示了能源供应国对能源控制的强化,也意味着原有的国际能源秩序,尤其是美国主导的能源秩序的式微。
新危机对西方影响不大
“多元化”应对石油危机
刘金质教授认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大国能源领域的变革、国际格局的改变都是深远的——第三世界国家初步尝试了运用能源作斗争的方法。
这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影响不大,就是因为西方大国从历次石油危机中吸取了教训,建立并完善了应对石油危机的体系,这也为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高油价推动“能源多元化”
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不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欧佩克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与此同时,当时油价的高涨,促使西方能源消耗大国在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方面加快步伐,推动美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还刺激西方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积极在非欧佩克地区勘探和开采石油。
刘金质教授认为,自2004年以来持续高涨的油价,实际上对各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意义,促使各国积极采取应对石油危机的“能源多元化”选择,尽管这些选择还是初步的,还需要继续努力。比如,备受重视的生物燃料,新兴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都显示了各国在新一轮石油危机下寻求替代能源的“能源多元化”选择。
对亚洲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来说,今后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能源短缺问题,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替代研发以及油气管道投入方面,各国都需要与其他大国以及油气资源国家展开合作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