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市场行情 >> 正文
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市场呈现稳步健康发展趋势
2007-6-6 10:23:3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我国 医药 保健 产品 市场 呈现 稳步 健康 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逐渐富裕,我国对药品和保健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超过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增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医保产品市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对药品和保健产品的需求还将急剧放大,尤其是全社会老龄人口的大幅增加,将推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规模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医保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已被世界所关注。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目前通过GMP认证的医药生产企业约有4000多家(其中化学药品生产企业约为60%,中药生产企业约占35%,生物制药企业约占5%),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约5500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器械企业已有500多家。目前,我国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近40个,品种4000余个,化学原料药1500多种。2005年累计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123.84万吨,同比增长36.9%;能生产中药剂型40多种,品种8000余个,2005年实现中成药生产75.89万吨,同比增长1..6%,中药材总计12000余种,规范化种植面积92万公顷;能生产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能生产11000余种各类型医疗器械,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装置、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设备等,集光、机、电多学科于一身的高精尖大型医疗器械也已能够生产并已开始出口。

  二、销售渠道多元化

  目前,中国药品约80%是在医院药房销售,约20%在零售药店销售,医院是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在我国,经营药品、医疗器械批发和零售的企业要通过GSP认证。截至2004年11月底,全国有7237家药品批发企业、129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GSP认证,75772家县以及县以上药品零售企业中已有48732家通过GSP认证。全国约有18396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有1.3万家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医院。2006年全国药品(中成药和西成药)的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左右,增速在20%左右,其中西成药占55%以上份额(1375亿元人民币),中成药约占45%的份额(1125亿元人民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已形成年销548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人民币,并且以每年14%~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产值增速为“十五”期间的最高值,销售产值达到4207.84亿元人民币。分行业情况来看,化学药物制剂、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三个子行业的销售产值占全行业的近80%。

  三、中药保健品贸易快速发展

  2006年我国中药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额达到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中药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5%;进口也保持一定的增长,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9.64%,贸易顺差7.92亿美元。中成药进出口贸易达到2.65亿美元,其中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85%,进口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贸易顺差445万美元,是中药商品中贸易顺差最小的一类。

  亚洲是我国中成药出口最主要的市场,共出口9697万美元,同比增长5.46%,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72.07%。非洲90%以上的药品依赖进口,2006年,我对非洲中成药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共对非出口884万美元,同比增长42.51%。2006年7月份,商务部等部委出台了《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委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组织推荐了一批中成药生产企业和产品。11月份,中非论坛成功召开,我国将加大对非药品的援助和开发力度,中成药对非的出口也将快速增长。

  进口方面,香港、日本、德国和新加坡是中成药产品的主要进口地区,进口额分别为10969万美元、702万美元、653万美元和473万美元。中国香港利用优厚的税收政策,对大陆的中成药贸易不断增加,是大陆中成药的主要进口地区,全年进口额占中成药进口总值的84.31%,同比增长11.35%。

  四、保健康复用品贸易快速稳定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加大对保健康复用品技术引进和升级换代。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保健康复用品贸易快速增长,其中按摩器具的增长尤为突出。今年1~2月按摩器具出口到127个国家和地区,金额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18.02%,单价同期增长19.24%,占我国保健康复用品出口份额的49.54%;其中出口到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德国的比重达52.53%。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