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甲醇市场虽然继续保持强势运行,但在供应量增长较快、国际市场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价格也已开始逐渐走低。
上半年价格高位缓落
进入2005年,国内甲醇市场继续运行在上年末的高位,但受资源供应偏紧的支撑,华东市场甲醇平均价格稳定在2750元(吨价,下同)。但随着2月份进入节日密集区,下游厂家生产开工减少,并随着3月份国产甲醇产量提高,市场供应压力加大,华东市场甲醇均价下跌到2630元。
进入第二季度,受国内煤炭价格上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影响,甲醇价格回升。国内主要市场上甲醇均价上涨到2670元。但到了6月份,多雨季节造成下游甲醛开工率下降,同时醋酸也步入下跌通道,需求的减少导致甲醇厂家库存升高,因此连连下调甲醇出厂价,主要市场上甲醇平均价格下跌到2550元。
下半年市场有支撑
预计,下半年国内甲醇市场仍将受到一些积极因素的支持。
首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仍在高位运行,一季度我国GDP增长为9.4%,上半年GDP增速为9.5%。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我国GDP全年增长为8.6%。经济的稳健运行为甲醇提供了较好的背景支持。
其次,下游需求十分旺盛。我国甲醇的消费结构大致如下:甲醇衍生物占69%,燃料占7%,溶剂占5%,医药占6.5%,农药占8.5%,其他占4%。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市场对甲醇的需求迅猛增加。从2002年以来,我国甲醇的表观需求量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2005年我国甲醇需求量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速度。1~5月,我国甲醇表观需求量261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全年需求总量将超过600万吨,将再创历史新高。
不利影响逐渐扩大
但在看到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以下因素对甲醇市场的制约:
一是宏观经济的调整导致行业景气度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二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1.7,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0.8和2.7点。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经济与市场的活跃度、行业的景气度都将逐渐降低,从而对甲醇市场的运行空间构成一定制约。
二是价格逐渐从顶部滑落。分析甲醇价格运行周期并观察上半年甲醇运行的轨迹,可以看到甲醇价格从周期性顶部下滑的迹象比较明显。
三是当前供应能力的增长过快。近几年来,由于需求旺盛,国内甲醇产量增长速度加快。2002~2004年,国内甲醇产量分别为211、299、440万吨,年均增长45%,目前全国有甲醇厂150家左右,2003、2004年生产能力分别为600、795万吨,2005年计划投产的新扩建装置能力达到300万吨,增速达到35%。在国内甲醇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外甲醇装置也进入新一轮扩产高峰。去年以来,特立尼达、伊朗、沙特投产的三套大型甲醇装置共计370万吨/年产能相继投入生产,使得亚洲甲醇供应量大幅增加。虽然目前我国甲醇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04年的24%,今年1~5月进一步下降到了19%,但资源的流动互补性决定了国内外甲醇市场具有极强的联动效应。今年亚洲甲醇价格已呈现逐步下滑态势,1~6月东北亚甲醇到岸价月均下跌6~7美元,与国内市场的走势基本相同。可以看到,甲醇的供需结构经过新一轮调整之后、在新的潜在需求市场尚未形成之前,甲醇供应能力的增长已经超过需求增长。
综上所述,下半年国内甲醇市场虽然仍受到相关方面的支持,并继续保持相对强劲的走势,可是随着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的扩大,价格将出现缓慢下跌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