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像室发绿光

在组织样本的下面,成像室发出绿光。如果使用更陈旧的显微镜,研究人员会在这个部位放一张特制的照相胶片。这种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JEOL)利用一个电子探测器来帮助完成自动成像操作。
6、兔眼视网膜的侧面

每个组织样本的第一批图片是在低放大倍率下拍摄的。这张图片展示了兔眼视网膜的侧面。此图让我们能更好地将这个区域分成上千个微小版块,以便在高放大倍率下进行逐一扫描。
7、兔眼视网膜侧面拼接图

电子显微镜快速扫描这个区域后,自动放大到5,500倍来拍摄了上千张的图片。每张图片的边缘因放大散射现象而被扭曲了。也就是说,显微镜使每一张图片出现了变形,因此拼接起来特别棘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计算和成像研究所(SC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专用软件,用来纠正图片的变形现象,并将这些图片 完好地拼成一张合成图。
8、兔眼视网膜的双极细胞

此部分合成图的中心是一个放大5,500倍的双极细胞。图片右侧则是一个普遍存在但是很神秘的无长突细胞,它看起来比其他细胞更亮。每个细胞里的暗色环是气泡囊,里面塞满了发送信号的化学物质。每个气泡囊就是一个神经传递素的储存室,直到一个细胞准备把信号传递给邻近的细胞时才会将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