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评通过,即将落户重庆化工园区。
“在长江尤其是三峡库区,也是下游六省一市水源地上建巨型化工厂,是谁给的胆子?!”一时间,网民围绕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热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而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不过是威胁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众多化工企业中的一家而已。
重庆市按其“十一五”规划,在三峡库区的长寿、涪陵、万州建立三大化工基地,发展天然气、石油、医药、盐化工等产业。
据报道,目前,三个化工基地之首的重庆化工园区,已正式入驻企业70家,协议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跨国公司16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19家。
在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引发的争议中,公众对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关心、对该项目环评公示信息和程序缺陷的质疑,与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外界质疑的低调和回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月7日,媒体披露了巴斯夫重庆40万吨/年MDI项目环评通过环保部审查,“面临环保大考”,等待有关部门最后批准的消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被批准后,将落户在三峡水库库尾、长江北岸的重庆化工园区之中。该园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下游53公里处的长寿区晏家街道。在重庆市政府的规划中,重庆化工园区将被打造为西部最大的化工基地。
炙手可热的MDI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全球关闭了80家工厂。与此同时,这家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却斥资80亿元,在重庆建立年产40万吨的MDI工厂。该项目谈判持续数年、总投资金额从最初的20亿元、40亿元飙升到现在的80亿元,足以让人感觉到MDI这一新兴化工材料无法阻挡的神奇魔力。
MDI的主要成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聚氨酯既有橡胶的弹性,塑料的强度,又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应用广泛。
MDI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MDI全球第二大市场,年增长率8%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生产MDI的企业,全世界屈指可数,主要集中在德、美、日、中四国。烟台万华是中国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高企的技术壁垒、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MDI炙手可热。
据报道,巴斯夫重庆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
但高毒性、高污染、高风险,贯穿绝大多数化工产品生产流程,是化工行业一直难以摆脱的魔咒。一个化工产品诞生,在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和生产环节,都蕴含着隐患和风险。
据绿色和平实验室提供的资料,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发生反应,生成苯胺。与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其中,硝基苯是易爆物质,且毒性极强,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剧毒化学品。光气剧毒易挥发,过量吸入会导致人肺衰竭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因硝基苯爆炸引起的,苯和硝基苯就是罪魁。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导致18人死亡的祸首。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艾南山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化工企业是高危险高污染行业。化工产品的工业污染处理,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以污水处理为例,就没有一个一体化的模式,不同的化工产品产生的污染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理。科学家一直希望研究出一种普世解决方案,比如超临界治理等等,但进展不大。”
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环保人士,几乎众口一词认定,化工污染和事故,毋庸置疑地威胁着三峡库区和长江水资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