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攻克高黏聚酯熔融缩聚世界难题
2014-03-0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2月27日,从浙江省科技厅传出消息,由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长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验收。蒋士成院士、孙晋良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该项目的研发成功也使古纤道新材料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商,项目研发期间就已实现销售收入41.42亿元,创汇3.22亿美元。
与现有的固相缩聚熔融纺丝工艺相比,新工艺省去了冷却切粒、固相缩聚、熔融挤出等工序,同时纺丝的集约化生产大大节约了整个纺丝项目的投资,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能耗,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产品经浙江省纺织品与染化料质量检测中心等单位检测,所测指标达到 GB/T16604-2008《涤纶工业长丝》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据介绍,涤纶工业丝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建筑工程、包装材料、防护设施等领域,近年来产量高速增长。但用于涤纶工业丝纺丝的聚酯熔体黏度很高,熔融缩聚不能一步聚合到位,需要采用先熔融缩聚、再固相缩聚两步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酯切片,再螺杆熔融进行纺丝。为实现一步聚合到位,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几十年的攻关,但一直未能大规模产业化。
为攻克高黏聚酯熔融缩聚这道世界级技术难题,浙江古纤道新材料公司和浙江理工大学从2009年开始联手攻关,经过小试研究、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试验,终于在国际上首次研发成功年产20万吨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工艺和成套装备技术。其中,项目组首次设计了1头9釜98纺位的柔性化涤纶工业丝生产线,发明了聚酯液相增黏方法及其反应器.研发成功了集约化的大容量多头粗旦涤纶工业丝纺丝集成技术,增黏熔体特性黏度达到1.0dL/g以上,工业丝色相 b值低于4。目前,该项目技术成果已申请12项发明专利。
据悉,该项目的研发成功也使古纤道新材料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商,项目研发期间就已实现销售收入41.42亿元,创汇3.22亿美元。
与现有的固相缩聚熔融纺丝工艺相比,新工艺省去了冷却切粒、固相缩聚、熔融挤出等工序,同时纺丝的集约化生产大大节约了整个纺丝项目的投资,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能耗,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产品经浙江省纺织品与染化料质量检测中心等单位检测,所测指标达到 GB/T16604-2008《涤纶工业长丝》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据介绍,涤纶工业丝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建筑工程、包装材料、防护设施等领域,近年来产量高速增长。但用于涤纶工业丝纺丝的聚酯熔体黏度很高,熔融缩聚不能一步聚合到位,需要采用先熔融缩聚、再固相缩聚两步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酯切片,再螺杆熔融进行纺丝。为实现一步聚合到位,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几十年的攻关,但一直未能大规模产业化。
为攻克高黏聚酯熔融缩聚这道世界级技术难题,浙江古纤道新材料公司和浙江理工大学从2009年开始联手攻关,经过小试研究、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试验,终于在国际上首次研发成功年产20万吨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工艺和成套装备技术。其中,项目组首次设计了1头9釜98纺位的柔性化涤纶工业丝生产线,发明了聚酯液相增黏方法及其反应器.研发成功了集约化的大容量多头粗旦涤纶工业丝纺丝集成技术,增黏熔体特性黏度达到1.0dL/g以上,工业丝色相 b值低于4。目前,该项目技术成果已申请12项发明专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