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是如何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走进社会各个领域的?记者探访中国顶尖的材料科学实验室,在专家的带领下看个究竟。
中科院旗下研究所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都是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佼佼者。
长春应化所:实现交流
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科研机构设置构造也可以看出,它的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长春应化所一共设有12个科研机构,包括: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化研发平台)、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和化学生物学、绿色化学与过程、先进化学电源、现代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共9个国家实验室,还有高性能合成橡胶工程技术中心、稀土与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和科技平台共3个研究中心。
在这些实验室中,“按照学科方向来看的话,主攻无机化学方向的是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攻分析化学的是点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化学与光谱研究分析中心;有机化学的是绿色化学与过程重点实验室;主攻物理化学的有科技部长春质谱中心、吉林省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中心、吉林省先进低碳化学电源重点实验室;而主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有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化研发平台。”据长春应化所办公室主任夏云龙介绍。
且据记者了解,从实验室的级别来看,长春应化所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属于国家实验室,而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化研发平台、先进低碳化学电源重点实验室与绿色化学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则均属于院省级别的实验室。
另外,为了进一步推广产业化,长春应化所还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在2009年和长春市共建了长东北先进材料与技术产业园;与浙江省杭州市共建了浙江(杭州)材料与化工技术研究院;2010年与常州市共建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
谈及“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建设,夏云龙主任进一步介绍,“长春应化所总体规划构造八条产业链,包括交通领域关键材料、石油化工新材料、生物质资源新材料、二氧化碳资源关键材料、碳纤维产业相关材料、能源相关材料与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以及生物功能材料与技术。”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纤维素、纳米材料 2025-02-21
- 西工大尹大川/邓旭东团队《ACS AMI》: 基于卵清蛋白和单宁酸的超稳定涂层用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亲水改性和抗菌功能化 2025-02-16
- 清华大学李琦课题组 Nat. Mater.: 分子拓扑结构设计实现极端工况高效介电储能 2025-02-15
-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张弛研究员团队 ACS Nano:氢键活化织物基超高电流密度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 2025-02-19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AFM:在蓝相液晶温度-时间依赖性动态图案的多墨水协同印刷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2-18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小青研究员团队 Prog. Mater. Sci.:基于可持续高分子的相变材料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