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使用现状
2013-08-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我国的许多科研项目水平赶不上发达国家,往往把原因归究于经费匮乏、实验条件落后。然而,近年来有关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在不菲甚至巨额的科研经费面前出现迷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还为此掉入了违法泥潭。如何管好、用好这笔本该定义明确的钱,考量着科研人员的良知和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
 
   “活期存折”随意套现
 
   近日,事发一年多的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涉嫌贪污案,再度走进公众视线。据检察部门指控: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万余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如这一指控被法院认定,此案可能创下贪污科研经费的新纪录。
 
   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在业内几乎已是潜规则,包括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调整预算、突击购买设备等。2010年,仅国家审计署查出的资金就达数亿元。据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的钱流失在项目之外。
 
   在有些地方和单位,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现在科研经费大多实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很容易成为这些专家、教授的“活期存折”,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而且,借开(结)题会、研讨会、评审会之名突击花钱,也是圈里公开的秘密。随着我国对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项课题的经费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上千万元不等,其中自然科学类的课题经费更是“一掷千金”。有博士生告诉记者,每到开完一次研讨会后,他们就会忙着造单据、贴发票,有的干脆从非法渠道买来假发票,只要注明“会务”“餐饮”“资料”“专家咨询费”等名目,就能大量套现。由于审计规范的纵向课题带有政府行为,属国家或省部级的指定课题,往往在投入上会“不差钱”。这就造成了有些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拼命要“跑部”争取项目。
 
   经费“黑洞”源于机制
 
   据了解,我国科研经费近年来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投入高达上千亿元。科研人员的职务犯罪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有一个显著的“行业”特点,一旦专家、教授涉案,其所负责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级项目,就会深受影响甚至被迫“停工”,这个损失是极大的。
 
   “实际上,在目前的科研体制下,科研经费‘黑洞’是常见现象。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科研机构的薪酬制度是“基本工资+津贴+奖励”,而津贴、奖励部分大多是由科研人员、教授自己去挣的,这就是“科研提成”。一般来说,纵向课题的提成比例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的提成可高达40%,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尚未开始,一部分资金就已经进入了课题负责人的腰包,而这还是规定允许的。
 
   在“什么都能报”“什么都敢报”的机制下,大到买房与买车,小到给孩子买个铅笔或玩具,都能从科研经费里开支报销。如此,在某些课题组或课题负责人身上不出大问题、不违纪违法,才是怪事。
 
   据了解,在有些国家的高校,如果一名教授拉来一笔项目经费,必须把其中50%左右的钱交给学校,纳入学校财政,另一半钱才由教授支配。
 
   因为,教授在开展这项科研时,必然会使用学校的实验室,还要动用在校研究生或其他助教团队的力量,而且,教授从事的科研工作,也是计入一定工作量的,学校还会付给他工资,所以,交出一半经费给学校是理所应当的事。目前国内一些大学的将来的科研模式,也会考虑引入国外高校的通行做法。
 
   标本兼治预防腐败
 
   去年底,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要求科研人员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坚持科研经费统一管理原则,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科研人员不得违反规定转拨、转移科研经费,购买与科研活动无关的设备、材料。不得虚构项目支出、使用虚假票据套取科研经费;不得虚列、虚报、冒领科研劳务费,用科研经费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不得借科研协作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
 
   “意见”“规定”看起来都很硬,但在熊丙奇看来,要堵住科研经费“黑洞”,还得改革我国的科研体制,包括取消“科研提成”,对科研人员实行阳光化的“年薪制”,避免科研人员靠课题经费致富,但同时也要保障其过体面的生活;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信息公开机制;打破行政主导科研资源配置的模式,实行学术本位管理。如果不改革科研体制,增加的科研经费,很可能不是增强我国的研发实力,而只会养肥一批“蛀虫”,败坏我国的学术肌体。
 
   治标更得治本。因为,我国的许多科研课题本身就先天存在问题: 是否需要那么多靠经费养活的科研项目?中国已是世界科研论文数量第一大国,八成课题随着“研究”结束被束之高阁,根本转化不了生产力和社会效用。拼命争课题、马虎搞研究、应付做评审,这样的“课题教授”“课题专家”引导机制,是造成学术腐败、科研经费“黑洞”的主要温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