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岁老人每天工作6小时 时刻关注国际学术前沿
2013-01-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上海交通大学前任校长范绪箕教授,这两天正忙着准备参加3月在厦门举行的一个纳米技术和高新材料国际论坛。昨天记者前往拜访时,他正在查阅这个论坛的报告内容提要,“出去开会很重要,这样才能了解学术界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去年我去香港参加了同样的论坛,每天的报告一场不落,要知道高新材料研究成果在公开杂志上发表不多,只有在论坛上可以了解到最新情况。”

   范绪箕教授以百岁高龄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年轻时师从冯·卡门教授,回国后一直投身于航空航天事业和教育事业,他最早提出了研制无人机,而且曾经是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唯一的一级教授。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专业划分非常细,范绪箕提出交叉学科的主张,主办三个跨学科研究所,把自动化、力学、激光等专业交叉在一起,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

   更让人吃惊的是,100岁的他至今都坚持每天在办公室工作6小时,直到去年暑假还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他指导的最后一个研究生在2009年毕业后,几乎每个月都会回学校来和他交流自己的科研工作。以百岁高龄还能让学生信服,范绪箕教授的秘诀是:坚持研究,永远处于“求知状态”,和国际学术前沿保持联系。

   基础研究重在长期坚持

   做科研的最佳年纪,是50岁以前,尤其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年轻而有活力的导师似乎更有吸引力。但在航空航天研究领域,范绪箕教授却似乎是被时间施了魔法的人,对学生始终有着很大吸引力。关于这一点,他的“关门弟子”、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八院从事科研的郑京良很有感触:“基础学科研究需要的就是长期的坚持。有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即便不起眼的业界消息,也会被范老看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2006年我被系里分到范绪箕教授名下读硕士生,第一次见到范老,看到自己的导师年龄这么大,完全无感。”郑京良告诉记者。

   开始读研,范老给他指定的研究方向是当时的冷门方向热防护。热防护是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主要用于航天飞机。火箭或飞船都是用的防热涂层,返回时会燃烧完。但航天飞机要反复使用,必须得用热防护技术。但当时中国没有发展航天飞机的计划,郑京良很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没想到研一刚结束,美国就公布了航天飞机制造的最新进展,随后中国也将航天飞机列入了发展规划。一下子从“冷门人才”变成“热门人才”,郑京良后来才知道,加州理工毕业的范绪箕教授每天必看美国的NASA网站和科研学术网站,“范老在航天领域积累了70多年的经验,很多时候别人看热闹的信息,在他眼里却预示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航天技术有很多都不是眼前用得上的,但未来国家发展是一定需要的。”

   范绪箕教授也告诉记者:“我从事的研究永远都不是热门,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大笔收入。但坚持的时间越长,越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学习知识是生活的主题

   虽然已经100岁了,但“学习”依然是范绪箕教授生活中的主题。“总是有人问我,现在做研究的状态是不是不如以前。可我感觉现在做研究的状态比过去还好一点。”范绪箕教授说,“因为我没有家累,生活也很单纯,没有太高的物质追求,所以根本不需要费心出去找课题,研究经费只要能做我认为重要的研究就可以了”。

   在他的桌上,摆放着三本最常用的工具书:《辞海》、《英汉大辞典》、《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术语新编》。这三本书是他每天都要用的。每当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范绪箕教授总是会去尝试着学一学,至于学到的东西会带来什么收益,他很少关注。在上世纪80年代,范绪箕教授甚至还去参加过股票培训班。他说“当时政府提倡大家多了解股票市场,我就报名了股票培训班”。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周有三个晚上从上海交通大学附近的家赶到展览中心附近上培训班,结业时培训班说可以让学员买认购证。想起这段经历,范绪箕教授忍不住笑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就是来学点新知识的,没打算买卖股票什么的。”

   1958年,老先生最早提出发展无人机构想,最近十多年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解决航空器的热防护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一有相关的国际会议,他就会赶去参加,他说:“现在很多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化学关系很密切,但是讨论性能的很少。”所以近年来,他又开始给自己补充了很多化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他分别在92岁、96岁完成了两部学术著作,挑战人类从事科研的年龄极限。郑京良说,当他把足有两本辞典那么厚、洋洋十万言的稿纸交给学生时,众人惊呆了。原来,范绪箕电脑打字时手指已不太利索,他将文稿一个字一个字写在A4纸上,请学生转换为电子文档以便出版。

   每天关注最新科研动态

   “以前,我以为跟着年轻的导师会更有活力,但是现在回头看,搞基础研究跟着范老这样年纪很大的导师很不错。”郑京良说,“至少我们在接受他的指导时,所做的都是真材实料的研究,而不用跟着导师为横向课题、为了赚钱而奔忙。”

   现在,100岁的范绪箕教授每天早晨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当天的科研动态,然后去实验室做实验,去年实验室刚刚购买了一台光学仪器,他还在研究这台仪器的光学性能。他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晨起床后就吃面包牛奶,晚上回家就自己简单做个汤或者蒸条鱼,中午两个包子,再加上自己前一天晚上做的菜。天冷的时候就吃个苹果,天热的时候加根黄瓜再吃点番茄。晚上就看看书,看看电视,晚上最常看的是CCTV四套和五套。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