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学术大会(ICR)概况
2012-12-18 来源:中国流变网
⑴ 比利时KU Leuven 大学Paula Molddenaers 教授所作的“不相容共混体系的形态演变”;
⑵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帕萨迪纳分校 Wolfgang G. Knauss教授所作的“线性和非线性粘弹行为”;
⑶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Han E. H. Meijer教授所作的“聚合物的力学行为”;
⑷ 日本东京大学 Masao Doi教授所作的“软物质流变学中的翁萨格变分原理”;
⑸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Gareth H. Mckinley教授所作的“复杂流体和软固体的流变指纹”;
⑹ 美国斯坦福德大学Gerald G. Fuller教授所作的“生物界面的界面流变学”。
分会场报告和墙报共分17个专题,各专题名称和论文数量情况如下。
⑵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帕萨迪纳分校 Wolfgang G. Knauss教授所作的“线性和非线性粘弹行为”;
⑶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Han E. H. Meijer教授所作的“聚合物的力学行为”;
⑷ 日本东京大学 Masao Doi教授所作的“软物质流变学中的翁萨格变分原理”;
⑸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Gareth H. Mckinley教授所作的“复杂流体和软固体的流变指纹”;
⑹ 美国斯坦福德大学Gerald G. Fuller教授所作的“生物界面的界面流变学”。
分会场报告和墙报共分17个专题,各专题名称和论文数量情况如下。
序号 |
专题名称 |
数量 |
序号 |
专题名称 |
数量 |
1 |
先进实验方法 |
45 |
2 |
缔合聚合物、表面活化剂和液晶 |
51 |
3 |
生物聚合物、
生物流体和食品 |
95 |
4 |
乳液和悬浮体 |
108 |
5 |
复杂流 |
35 |
6 |
本构和计算模型 |
55 |
7 |
乳胶和泡沫 |
35 |
8 |
一般流变学 |
33 |
9 |
工业流变学 |
44 |
10 |
界面流变学、
微观流变学和微流体 |
81 |
11 |
材料加工流变学 |
35 |
12 |
非牛顿流体力学 |
65 |
13 |
聚合物溶液、熔体和共混物 |
101 |
14 |
Ken Walters 教授纪念性专题 |
23 |
15 |
生物药剂系统流变学 |
30 |
16 |
纳米和天然复合材料流变学 |
44 |
17 |
固体和粒状材料 |
19 |
本届大会召开前夕,于8月4日-5日,安排了2个可供选择的短期训练班。即由Norman Wagner 和 Jan Mewis 教授主讲的“胶态悬浮体流变学”训练班,以及由Henning Winter 和Manfred Wagner 教授主讲的“流变数据分析和模型的最佳协合作用”训练班,每个班均有数十人参加。
国际流变学大会召开至今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流变学研究更加广泛和普及
⑴ 新世纪以来新增了3个会员国,它们分别是罗马尼亚、南非和巴西;
⑵ 会员数1992年为4810人,1996年为5760人,2000年为6808人, 2012年增加到6494人;
⑶ 第十三届国际流变学大会参会人数为700多人,发表论文为577篇;而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大会参会人数为960多人,发表论文为899篇。
⑵ 会员数1992年为4810人,1996年为5760人,2000年为6808人, 2012年增加到6494人;
⑶ 第十三届国际流变学大会参会人数为700多人,发表论文为577篇;而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大会参会人数为960多人,发表论文为899篇。
2 、流变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前沿
一批传统的专题长久不衰,如非牛顿流体力学;泡沫、乳胶和表面活性剂;药品、化妆品和食品;聚合物溶液和熔体;计算流变学和材料加工流变学等等。但也出现了一些上世纪ICR历届大会少有的专题,如纳米材料流变学;生物聚合物、生物流体;生物药剂系统流变学和天然复合材料流变学等等。只要我们仔细地研读论文,不难发现不仅是在传统的专题论文中有了新的内涵,而新的专题论文无疑反映出流变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它与世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同步和密切相关的,尤其是“纳米”、“生物”和“天然复合材料”等关键词的高频率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它们也预示着流变学交叉学科的不可或缺和深入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3、中国流变学研究领域的喜与忧
新世纪以来,我国流变学研究事业又有了长足发展,如召开了亚太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4)和电-磁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上述国际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可以方便地在国际互联网上检索到,扩大了在国际同行领域的影响;建立了中国流变学官方网站,发行了多期内部刊物《流变学通讯》;在原有设立“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采取上述“抓两头带中间”的激励措施,较好地调动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投身流变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原来每3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的基础上,改为每2年召开一次,加之在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每2年一届的中国力学大会和中国化学学会主办的中国化学大会上设立“流变学进展分会场”或(和)流变学专题研讨会,全国流变学同行交流的频率大幅提高;我国在电-磁流变学,岩土、地质与石油流变学,含缺陷物体流变学,宏-细-微-纳多尺度结构流变学等一些学科领域的流变学研究具有鲜明特色;PRCR4会议后,由中、日、韩、泰国轮流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区域性“青年流变学学术沙龙”气氛活跃,参与其中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老师广交国内外同行朋友,互相交流和学习彼此的流变学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这是纵向对比可喜的一面。
新世纪以来,我国流变学研究事业又有了长足发展,如召开了亚太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4)和电-磁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上述国际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可以方便地在国际互联网上检索到,扩大了在国际同行领域的影响;建立了中国流变学官方网站,发行了多期内部刊物《流变学通讯》;在原有设立“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采取上述“抓两头带中间”的激励措施,较好地调动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投身流变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原来每3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的基础上,改为每2年召开一次,加之在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每2年一届的中国力学大会和中国化学学会主办的中国化学大会上设立“流变学进展分会场”或(和)流变学专题研讨会,全国流变学同行交流的频率大幅提高;我国在电-磁流变学,岩土、地质与石油流变学,含缺陷物体流变学,宏-细-微-纳多尺度结构流变学等一些学科领域的流变学研究具有鲜明特色;PRCR4会议后,由中、日、韩、泰国轮流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区域性“青年流变学学术沙龙”气氛活跃,参与其中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老师广交国内外同行朋友,互相交流和学习彼此的流变学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这是纵向对比可喜的一面。
应该看到,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流变学研究的历史还不长,高水平的成果还不多,在国际同行领域有较大影响和感召力的流变学大师较少;我们还没有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变学研究软件和仪器设备;尽管已有一些专家教授在地区性流变学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和分会场邀请报告,但在ICR国际学术大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的流变学家还没有,甚至在ICR分会场上作邀请报告的专家也较少。尽管我们为争取主办于2016年的第十七届ICR国际学术大会做了大量工作,但最终未能竞争过日本。在里斯本召开的第十六届ICR国际学术大会期间的国际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决定于201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十七届ICR国际学术大会,这意味着我国起码要等到2028年才有可能主办ICR国际学术大会。我们并不是为开会而开会,我们也不排除学术水平以外的某些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它从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我国流变学研究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其重要性类似于在我国主办的奥运会、世博会、世界力学大会和世界化学大会等。在ICR国际学术会议期间,我们遇到的国内外同行朋友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次中国来了多少人参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世纪之交的第十三届ICR国际学术会议上,我国代表共提交论文8篇,含台湾2篇,香港1篇,有2位大陆代表出席。在这次里斯本召开的第十六届ICR国际学术会议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提交论文19篇,含台湾3篇;日本53篇;韩国37篇,澳大利亚31篇。与历次ICR国际学术大会相比,无论是提交论文数量和参会人数都有较大的起色,然而与主要的亚洲国家差距也很明显。
文章摘自《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学术大会概况》作者:罗迎社、俞炜、刘琛阳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相关新闻
- 黄渤海实验室吕阳、姬忠莹 Mater. Horiz.:基于碱诱导分子聚集策略快速制备复杂管状水凝胶结构 2024-11-08
- 希腊FORTH研究所E. Filippidi、李本科 Macromolecules:流变学研究金属离子配位双网络弹性体 2024-09-20
- 上海交大俞炜教授课题组 Angew:利用弱动态反应开发具有超高耗能的超支化类玻璃高分子 2024-04-26
-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公布 2020-10-20
- 第十六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于青岛顺利召开 2020-09-24
- 第十六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将于9月21日在青岛举行(第三轮通知) 2020-09-11
- 2012-2017中国高校自然指数期刊论文数最新数据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