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新技术紧接产业“地气”
2012-10-0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碳纤维中试
在浦东张江海科路上,一座规模超过千人的研究所初具规模。这就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综合性科学技术研发载体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发达国家也在积极践行这一模式。而高研院无疑是“中国实践”的一个重要尝试。
在短短3年中,尚在筹建中的高研院就与世界几十所著名高校开展起了广泛合作,又与国内外企业和组织成立了十几个联合研发机构。在智慧城市、三网融合、能源环境等领域,它部署了一系列项目,并组建新公司,通过市场方式,来孕育适合市场的技术和产品。
作为中国科研的国家队,中科院上海分院麾下各研究所在上海纷纷发展中试、产业化基地,使科研接上产业的“地气”。高研院的建立,则将此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与企业结成“连体婴儿”
走进高研院综合大楼的大堂,有一面墙上挂着20多块银光闪闪的招牌。每块招牌上,都写着一个研发中心的名字,它们有一个共同格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企业+联合研发中心。
“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文化四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产、学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是高研院的目标。
“研究中心+公司”体制是高研院着力探索的一种研发模式。高研院院长封松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这种形式不是高研院首创,但合作形式却比较特别。首先,科研攻关的方向来自国家需求,但寻找问题、确定研究的切口,却是与企业共同完成。
“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这些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封松林说,如果科研机构独立开发,成果在进入市场时,还需要与用户再次磨合。而高研院在立项之初,就请企业一起参与,“企业不仅和我们一起寻找技术切入点、研发途径,更要出钱、出人。”他说,这就如同与企业结成了“连体婴儿”。
目前,高研院有相当比例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与企业共同注册成立了20多家公司。其中,有些企业的产品即将推向市场。高研院已在为一些二线城市提供智慧城市的设计方案,在城市改造做顶层设计时,就把必须的技术要素规划进去。同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将为上海形成智慧城市的核心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研发项目做到“交钥匙”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在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却犹如嗷嗷待哺的婴幼儿。众多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技术,对于它们,好比大块硬物,无力咀嚼,难以下咽。
高研院与企业联合研发,正如在手把手共同探索前进道路的同时,把技术“硬块”加工到企业能直接“下咽”的程度。用高研院副院长姜标的话来说,就是要把项目做到“交钥匙”的程度——企业接手过去,就能直接用于产业化。
尽管只是在筹建期,尽管只有短短3年,已有不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项目在高研院呼之欲出:在高研院的北面,风-光-电一体的小型供电设备已颇具规模,不仅可以同时为四五辆电动汽车充电,还为综合办公大楼提供了照明用电;在高研院的西北角,日处理量 1000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即将兴建,高研院已研发出了一整套系统技术。
为了能让项目顺利“交钥匙”,高研院采取了一套特别的人才流动制度。在项目开展之初,来自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团队,并占有一定股份。当项目结束时,他们可以决定自己今后的去向——跟着项目走向市场,还是回到研究所。封松林介绍,高研院采取这种方式,一方面减轻科研人员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方便项目后续发展保有人才。
高研院干细胞和纳米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告诉记者,其实这种机制也更容易吸引高端人才。因为,除了发表论文外,还有一个专业团队能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科研发现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产品,科学家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科研接上产业“地气”
高研院无疑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战略性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平台,然而让我们把目光从浦东移向整个上海,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中科院上海分院下属研究所的产业化中试基地。
在嘉定,上海光机所、上海硅酸盐所、微系统所、技物所等都设有中试基地。
上硅所的中试基地历史最悠久,已有50年历史。这里研发、生产的人工晶体材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用于高能物理、核物理、核医学、安检、缉私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目前还在与国内大型医疗器械集团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和安检装备。
功能陶瓷、结构陶瓷、新型晶体……在这个中试基地的每一个发明都在努力走向产业化。更值得一提的,是上硅所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成立的钠硫储能电池项目也坐落在此。如今,该项目已建成2兆瓦的中试线。
两年多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与嘉定区政府共建了上海物联网中心;几个月前,技物所在嘉定的新园区,也开始动工建设;在金山,上海有机所设立了碳纤维中试基地;在徐汇区,上海生科院正积极筹建临床研究中心……科研“国家队”积极接“地气”,将为上海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侯凯)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