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2012-09-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9月1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哈尔滨华融饭店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并推进落实中欧工程教育的合作与发展,确定了下两届会议承办单位,签署了“哈尔滨路线图”。

      9月1日,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开幕式在华融饭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任南琪主持开幕式。中国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徐永吉,高教司副司长刘桔,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杨新育,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代表,相关列席高校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欧工程教育联盟目前由中方18所高校和欧方12所高校组成,旨在推动中欧工程类院校在各学历层次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教师培训、教材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高素质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并促进中欧工程教育专业互认。2010年,中方18所大学与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 (CLUSTER)的12所高校在中国上海举行了“第一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中欧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关于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成立了“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ino-Europ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latform,简称SEEEP),并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新工程教育观念、改革工程教学模式、扩大社会合作”这一主题。2011年,中欧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了“第二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中欧双方签署了《里斯本行动计划》,在交流与共识、学分和学位互认、课程开放、人员交流、校企合作、双学位项目、联合博士生院、信息共享、资金支持等9个方面达成共识。

      哈工大副校长周玉院士致欢迎词,对参加会议的中欧双方代表表示欢迎,介绍了哈工大的情况和取得的成就。他说,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已经成立三年,联盟的发展得到了中欧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欧工程教育合作交流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局面,正成为中欧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探讨中欧工程教育发展与合作模式、重点领域和实施方案的重要渠道。相信本次会议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中欧双方合作之路、友谊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CLUSTER)代表、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KIT)校长埃伯哈德•乌姆巴赫(Eberhard Umbach)在讲话中对哈工大为会议做出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他表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促进中欧双方各高校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中欧双方都面对着包括健康、安全、气候等共同的挑战,中欧双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去迎接这些挑战。作为高等学校,我们也要加强合作和交流,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和项目。中欧工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卓越的人才,中欧工程教育的未来更在于青年一代,我们要在学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相信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将打造美好的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徐永吉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哈工大为筹备此次会议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中国和欧盟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的交流和合作情况。他表示,中欧之间开展工程教育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希望中国高校和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好“中欧工程教育联盟”这一交流平台,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为双方的工程教育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欧洲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为中欧人文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在主题发言阶段,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于尔根•贝克尔作了“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简介、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挑战”报告;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杨新育作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概况和关于中欧合作的建议”报告;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学院副校长何塞•桑托斯维克多(José Santos Victor)作了“博士生院与博士生联合培养以及硕士双学位”报告;教育部学位办孙也刚副主任作了“中欧工程教育的成绩和展望”报告。

      在专题讨论中,会议代表就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中欧双学位项目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会议最后举行了“哈尔滨路线图”签署仪式及闭幕式。根据“哈尔滨路线图”,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在 “第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上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1、启动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建设。2、启动中欧学生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3、启动中欧博士生夏季/冬季研修营。4、中欧双方将继续完善大学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大学与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共同推动中欧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实质性合作。5、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已成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探讨中欧工程教育发展与合作模式、重点领域和实施方案的重要渠道,双方将继续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信息共享。6、中方将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和大学奖学金等多渠道设立“中欧工程教育合作奖学金”,为中欧工程教育人才联合培养提供更多支持。欧方将继续整合欧洲“理工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学校资源,争取各自政府和欧盟委员会更多支持,为中欧人文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7、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中欧高校代表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双方秘书处高校起草的《关于成立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建议书》和《中欧双学位项目建议导则(硕士)》两个文件草案,由双方秘书处高校根据会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进一步修改后印发试行。8、 2013年第四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欧洲举行,由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承办;2014年第五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中国举行,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