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周济作了题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报告。报告分别从“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三个层面论述了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分析了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典型案例,提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周济在报告中提出,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周济强调,要以央企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紧密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越性,政府主导、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实施有效创新。
报告展望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中国机械产品全面应用数控技术,总体升级为“数控一代”,中国制造业基本普及数字化技术,并在若干领域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到2030年,中国机械产品总体升级为“智能一代”,中国制造业在主要领域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模式,整体上走到世界前列,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贡献。
黄丹华作了题为“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的骨干作用”的报告。分别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的骨干带头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加强院企合作,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要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中央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提出积极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作了题为“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建立‘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重要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重点从能源战略、基础制造业两个方面阐述突破资源、环境、能源瓶颈需要建立强大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了依据行业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十大体系能力为目标,构筑现代、高效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作了题为“坚持自主创新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报告。报告提出,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点是坚持立足国情,服务国家战略,突出顶层谋划和设计;基本途径是坚持集成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特征是坚持协同创新,发挥航天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动力源泉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理念,依托航天重大工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玉卓作了题为“率先成为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主体,努力抢占洁净煤产业的技术制高点”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神华集团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总结了神华集团率先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在煤炭安全绿色开发、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煤炭安全高效运输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出了真正成为技术驱动型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的奋斗目标。
瑞典创新署署长Charlotte Brogren(夏洛特•布洛格林)作了题为“全球化过程中的创新政策与实践——瑞典的主要经验和体会”的报告。报告阐述了创新在知识、创新、成长、成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创新的不同类型与整个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创新,并介绍了瑞典的创新制度、战略、研发投资、政策发展。Charlotte Brogren还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院企合作交流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旨在与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具体体现。据介绍,目前中国工程院已与神华集团、中钢集团、国开行、南车集团签定了科技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战略咨询与研究服务、学术交流、助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工程科技支撑。
- 路甬祥在扬州泰州考察院地院企合作 2008-05-04
- 第五届“高分子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在吉林大学举办 2020-01-15
- 第四届“高分子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 2019-01-09
- “2018年国际软物质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软物质日交流会”在四川大学举行 2018-06-20
-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 张立群、鲍哲南、马於光、房喻、马光辉、冷劲松等当选 2021-11-18
-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报告在京发布 2020-12-18
-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李贺军等共104名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