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校长探讨中国博士后培养机制
2012-08-3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8月28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20多所知名高校负责人聚首太原,商讨中国博士后培养机制。期间,众多高校负责人表示,20多年来,中国博士后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存在博士后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人社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王晓初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博士后培养事业。
1985年,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建议中国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打破僵化的人才体制,建立人才管理方面的特区,使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张文栋表示,学校倡导并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进校工作,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目前,在70名在站博士后人员中,80%的博士后担任教学科研任务。
作为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学校,太原理工现有和正在申报的博士后流动站均集中在机械、信息、材料和化工等与山西经济转型紧密对接的领域。
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纷纷设立留学项目鼓励本国学生到国外留学。在所有国家中,中国到美国攻读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博士并留在美国的比例超过80%。然而,近年来欧美经济危机造成博士生就业困难。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留学生回国服务。在此背景下,博士后制度承载着国家储备高端人才的战略重任。
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认为,从建立博士后制度至今,中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100多个发展到2146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但是,“高校博士后培养普遍存在优秀博士后来源不足、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
对此,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表示,高校应严把博士进出站标准,拓宽博士后经费渠道。比如,博士后合作导师在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时,需承担一定费用,提高博士后待遇。
华东理工大学博管办主任李宗印认为,未来,国家可制定积极政策吸引国外博士到国内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且和国家青年人才计划衔接,同时鼓励在企业设置博士后流动站。这样,既可以使人才更好发挥才能,又能获得企业经费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王晓初表示,高校博士后培养机制应发挥设站单位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体作用,依托重大项目工程培养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博士后培养事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北大清华科大掌门人 被化学家承包了 2015-03-26
- 高校校长、书记谈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2012-08-27
- 《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解读:试点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 2012-02-07
-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级人才团队招聘启事 - 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师资) 2024-11-12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10-15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09-24
- 北大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不再分培养类别 200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