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所在仿生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2-07-0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仿生材料是指模仿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的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对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生长机理的分析与复制,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化学所的支持下,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受贻贝和荷叶的启发,将海洋附着生物的强粘附特性与荷叶表面微纳多级结构结合,发展了一种利用具有贻贝粘附蛋白仿生结构的多巴胺修饰微粒表面,进而制备微纳多级结构超疏水颗粒的通用制备方法。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大规模制备。该方法可对直径从几百纳米到几微米,从亲水到疏水的多种颗粒改性;也可将不同组成和尺寸的微粒在“一锅”中改性得到超疏水颗粒。应用这种普适性方法修饰具有不同功能的微粒,可赋予功能颗粒超疏水特性,拓展材料的功能与应用,例如,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磁性超疏水超亲油颗粒,能实现油水分离并在磁场控制下对油相进行输运。同时,还首次发现所包覆的油相能在水下自发形成珠滴并稳定存在几个月以上,这种新型水下珠滴在微反应器和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相关结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 2012,134, 9879–9881.
多种超疏水微粒的制备示意图与扫描电镜照片
油水分离与水下油滴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10-15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09-24
-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 AFM:液滴塑造的分层结构化仿生纤维 2023-11-23
- 中科院化学所陈传峰研究员团队《Nat. Commun.》:非手性发光分子溶液体系高不对称因子圆偏振发光 2025-03-29
-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李会增团队 Adv. Mater.: 可编程表面能实现“一版多印” - 高效印刷制备光电器件 2025-03-11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韩悦/中科院化学所周恒 Angew:可双循环回收聚酯的分子结构设计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