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记南大人才培养论坛:大学不是发现未知之地
2012-05-3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21世纪以来,作为传承文明的大学,落入了追逐名利的怪圈。大学的政策评价指挥棒偏移轨道,教学与科研矛盾激化,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失去平衡,大学生受到各种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被诱惑困扰。”近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痛陈当今大学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然而,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大学承担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期待大学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大学如何谋求自身的变革?如何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责任感、有全球化视野的公民?大学对社会的未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大学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
 
本科教育受到重视
 
作为德国最优秀的高校之一,哥廷根大学在本科生中引入研究型教学。哥廷根大学副校长希尔萨德·卡斯帕·海尼教授说:“研究型校园是以研究作为其导向的教学校园,学校不光是教授知识,而且让学生有研究能力、能在未来发展。其实学生在本科就可以开始作研究,而这些愿意作学术研究的学生会激励其他学生。”
 
科研与教学在研究型大学中如何取得平衡,这也是一个在全球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科研与教学相互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矛盾。要让教育发挥更大功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才,就需要教师有好的教学能力。从聘用、晋升到解聘,我们需要非常好的评价制度,才能促进大学的合理化建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约翰·奥布里·道格拉斯说:“让学生知道他们有老师可以依靠,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好。我们学校的文化必须是基于大学的校园文化,让我们和学生有自信,而不是追求排名。”
 
在陈骏看来,要回归大学之道,必须把本科教学作为21世纪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融通、菜单式自主学习,给学生选择权和发展空间,鼓励教师投身本科教学……
 
在介绍了南京大学实行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后,陈骏也坦言:“这是本科教育改革的第一场战役,关键是设立一套长效机制,并把它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对接,重心下移,打破中学与大学培养壁垒。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急,要经受二十、三十年的考验才能显现出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