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高校教师以不同方式远离高校现行体制
2012-05-28  来源:山东商报
 
谌洪果:风雨飘摇的日子,做一棵独立挺拔的小树
 
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对同事林莉红挥拳相向。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林恰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
 
数日之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谌洪果公开了自己不参评教授的决定。
 
2006年,师从贺卫方的谌洪果博士毕业,赴西北政法大学任教。当年,他即破格评上了副教授。“要按中国大学的学术标准,我再稍微用点力,两三年内要评上个正教授也并非难事。”
 
但时至同批进校的年轻教师都坐上了正教授的位子,谌洪果却依旧原地踏步。
 
谌称,早在2007年底“就彻底想通,这辈子坚决不再参评什么教授职称了。”武大教授打人事件,不过为自己公开表达看法提供了契机。
 
“不想再按这个标准活下去,害怕自己因此越陷越深,自废武功”,是谌洪果做出决定的最直接理由。他担心,现行的评审体制会吞噬自己“残存的”治学能力和独立精神。
 
尽管承认需要某种评价体系来客观认定大学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准,但谌洪果并不愿为核心期刊、国家课题、体制内奖项等标准所量化。在他看来,这些外在标准与学术水准并无太多关联,反而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学术生命。
 
“一方面,它是一种功利机制,视治学如生产,使年轻学者生存压力巨大,无法把才华和知识用在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关怀上;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惰性机制,使那些在其中顺风顺水的学者安享于所取得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不再把心思用在科研和教学活动上。”
 
他因此拒绝了校长的好意:在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校长建议他先在体制内有所建树,而后借助更高的平台实现更多的改变。
 
“可是,现实却很奇怪,如果每个在这种机制内谋得一席之地的人,都按照自己的‘如果’获得了实现自己更大抱负的机会,那中国大学的学风、精神和学术产出,早就应该焕然一新了,为什么我所见的情况却完全并非如此呢?”
 
在他看来,做学问与评教授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追随这套标准一路走下去的人,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一个人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他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一个被格式化的人,屁股已经决定脑袋,要想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何容易?要想做出改革和创新的行动,更是痴人说梦。”
 
这样的判断,让谌洪果决心“不再把心思放在追逐这种本就已经声名狼藉的教授名声和地位之上”,“抛弃这一切的虚饰和装潢”。惟有这样“才能更加敬业,正视生命中的各种想象和可能,正视你活在这个世间的责任和价值。”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我想我还是可以做一棵独立挺拔的小树的。”公开声明的最后,严谨的法学学者露出一丝难得的浪漫。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