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研反腐困局拷问经费结算制度
2012-04-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行公务卡 遏制科研腐败
 
针对科研腐败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两名检察官多方调研提出新思路:在科研经费管理领域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遏制科研腐败蔓延。
 
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消费的资金范围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能够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工具。
 
在科研领域推行公务卡,可以将经费支出纳入有效控制轨道。课题经费由委托单位下拨到项目依托单位后进入学校账户,课题经费的支出在发卡银行授信额度内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然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银行将公务卡的划款信息和公务卡向商户付款的明细支付信息,通过银联网络系统,实时向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反馈,以满足动态监控管理需要。这样做,减少了现金环节,提高了财务透明度,进而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
 
“科研腐败不仅浪费了国家有限的科研资源,科研人员因此触犯法律,也是国家宝贵科研人才的重大损失。”钟鸣、杨秋波呼吁,国家科研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科研经费支出统一使用公务卡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公务卡在科研领域全面推行提供政策依据。
 
他们认为,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科研单位都应全部纳入公务卡使用范围,包括各类公立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所属科研单位。不论纵向科研项目,还是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均应采用公务卡结算。
 
他们建议,公务卡结算范围也应予以明确。由于使用公务卡需配备相应电子刷卡设备,囿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些项目支出和支出地区没有配套电子刷卡设备,需要区分情况制定结算项目。他们建议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目录中的支出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一些零星支出,比如过路费、签证费、停车费等可以现金支出,但应规定相应金额上限,并且加强审核力度。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