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有科学基金项目了,你要是老不中,就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一位去年申请未果的老师在QQ上和本报记者调侃。
“老师会和老师比,学校会和学校比,大家都有申请压力。所以难免有些院校要广种薄收,都跑来申请基金。”湘潭大学科技处蒋科兵对记者说。
在集中接收的最后一天,湘潭大学完成了250项申请报送,和前两年相比,申请数量的增幅开始放缓。
“因为我搞了这么多年来,所有程序都驾轻就熟了,所以没觉得今年申请新政有什么困扰。只是现在科学基金申请量增长太快了,这样会弄得大家都挺累。”蒋科兵说。
“我们今年申请数约增长10%,这个增长幅度相对小些。”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张杰锋对记者说。“因为我们近年开始加强在研项目管理,要求老师们首先安心做好手中的项目。”
作为受资助大户,重庆医科大学也开始“抑数重质”,该校开始限制二级学院过度扩张申报数量。同样,不少以前的申请大户,都放缓了申请增长的步子。
应对挑战
在集中接收期外,基金委还会接受少量其他类型的项目。不过,今年17万这个数字并未超出基金委主任陈宜瑜的预估。
事实上,在之前召开的预估会上,基金委认为今年申请量将达到甚至超过18万份的意见得到了最多的认同。
面对科学基金经费“总盘子”的增加,科学基金申请“抑量重质”的诉求也如国际间减排的纠缠。申请大户和新生力量都有充足的理由要求增加申请量。
基金委相关部门预计,未来几年科学基金的申请量可能会继续上升。
科学基金25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面临越摊越大的申请“大饼”。陈宜瑜直言科学基金工作面临经费投入超常规增长带来的管好用好基金的压力,面临申请量大幅增长带来的评审和管理工作量激增的挑战。
因此,一方面基金委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稳步推进各类项目在线申请,逐步实现完全无纸化申请与评审。同时,抓紧建设评审专家指派辅助信息系统,希望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帮助选择函评专家,节省项目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审质量。
另一方面,基金委正考虑采取一些限项措施,抑制飙升的申请量。比如基金委正酝酿在提升资助强度以后,2013年开始将限项规定从3项调整为2项。
“讲究质量要比讲究数量好得多。”陈宜瑜说,“现在看来与各个依托单位的反复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历年的申请大户涨幅控制得较好。而且,今年新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为3000多项,这个数字比预想的要少了许多。”
面对申请量持续增长的形势和挑战,为了保障和提高评审质量,基金委必须下决心采取一些新措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开招聘流动编制工作人员的启事 2020-11-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学部 2020-10-30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2020-09-17
-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申请的通知 2020-05-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迟2020年度项目申请与结题时间 2020-02-03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