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高校怎样提高教育质量
2012-03-26  来源:光明日报
 
清华: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清华大学提出“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努力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之中。
 
清华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优势转化战略”,推出兼顾拔尖与公平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全面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了30%的本科生在学期间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引导广大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清华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在科学研究中“顶天、立地、树人”。学校自主建设了5个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探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创新模式、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
 
清华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培养、支持、引进、流动”多措并举,启动实施了“骨干教师倍增计划”,在部分院系开展“准长期聘用”制度(Tenure Track)的试点,通过完善合同制人员管理办法、设置特别研究员和特别副研究员岗位、执行“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制度等措施,激发队伍建设的活力。同时,通过实施“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重点支持志在学术的青年人才。
 
南大:创新模式 办好本科
 
南京大学凝全校之智,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
 
南大凝练出“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实行三个“百分百”政策,即百分百课程开放,百分百专业开放,学生百分百自由选择课程、专业和发展方向;每个专业都建立“准入准出”标准,任何学生只要满足专业准入标准,都可以选择心仪的专业学习,只要能够满足专业准出标准,都可以从该专业毕业。
 
南大着力打造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等新型课程,形成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新生研讨课程帮助新生树立学术旨趣,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完成学习性转换和适应性转换;通识教育课程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促进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学科前沿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学术新领域、新发现、新方法,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校在“985工程”中设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培养模式创新计划、高水平课程建设计划、教师教学发展计划、改进育人环境计划和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等5大类计划453项,对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实施“上不封顶”的政策。评价教师时实行四个“一视同仁”,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